[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多元复合叶面硒肥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33089.4 申请日: 2012-09-10
公开(公告)号: CN102795938A 公开(公告)日: 2012-11-28
发明(设计)人: 李子先 申请(专利权)人: 李子先;刘勇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
代理公司: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代理人: 张新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高效 多元 复合 叶面 及其 制备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人工增硒叶面肥,特别是一种由硒元素为中心的含营养三要素,螯合中微量元素,螯合硒和稀土,以及活性有机物,叶面助剂等组成的全营养、高活性、高吸收率的新型叶面肥,主要用于富硒茶、富硒大米、富硒玉米等富硒产品的生产。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正式登记的叶面肥虽已达700多种,但这些叶面肥产品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对叶面肥标准判断错误,单从叶色、长势看,对提高产量、品质的效果常被忽略;产品方面,更存在诸多问题:不少产品属“传统型”,营养元素单一,未达施用效果,而大多未跟进现代研究成果,如不重视营养元素配伍性能,比例不科学,或营养元素含量低,水溶性差,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差;过多重视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忽视提高养分吸收率;不用叶面助剂,或叶面助剂种类不恰当,叶面铺展度与渗透力低;对中微量元素不注重其杂质和毒性,如陪伴元素含量超高,重金属含量超标;对中微量元素、硒元素和稀土元素保护差,使用的螯合剂种类不恰当或者是大分子,直接影响到营养元素的有效吸收率,等等。

叶面肥是通过叶面吸收养分,与土壤施肥相比有许多优越性:其一,叶面肥产生效果快。如尿素1~2天即可产生效果,而土施需要4~6天才能看到效果,磷肥喷施5秒钟后便可转到茶树植株的各个部位,而土施要15天后才能达此效果。无机营养分进入叶片的速度各不相同,经测定,硝氮15s进入叶内,硫酸镁30s,氯化镁15m,氯化钾30m,硝酸钾1h,铵态氮2h等。究其原因,土施肥,各种营养元素首先被土壤吸附,在土壤中经过一个转化过程,然后通过离子交换或扩散作用被植物根系吸收,通过根、茎的微管束,再到达叶片,养分输送距离远,速度慢。其二,叶面施肥用肥量少,仅为土施肥的1/10~1/5;而土施肥的利用率低,氮肥只有25%~35%,磷肥当季大体上也只有10%~25%,钾肥为30%~40%,而且相对很花费人工。其三,叶面肥作用强。营养元素直接由叶片进入作物体内,短时间内使作物体内营养元素大大增加,迅速缓解作物缺素状况,发挥肥料最大效益,能够有力地促进作物体内各种生理过程的进展,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提高酶活性,促进有机物的合成、转化和运输,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改进品质。而土施肥为间接吸收过程,养分运输距离远,速度慢,有机物合成、干物质积累进展相对较慢。其四,叶面肥利用率高,效率高,主要原因是肥料损失很少。土施肥的肥料本身,由于挥发,流失,渗漏等原因肥料损失严重,另外,由于肥料被土壤固定,农田杂草吸走,还要损失相当部分,所以土施肥效率较低。其五,叶面肥因损失少,对环境的污染也相对小,而土施肥,如过量常污染环境。

叶面对养分的吸收机理及养分运输途径与根部有明显的差异。叶片外的蜡质层与角质层都是疏水的,水分及养分无法通过,但其中夹杂有多聚糖、氨基酸、蛋白质等亲水成分(羟基及羧基团),可以作为水溶液进出的通道;胞间连丝可主动吸收通过叶片的水溶液;养分也可通过气孔以及叶毛与叶片交接处进入叶肉细胞。这就是叶面肥进入植物体的机制。叶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吸收养分存在着差异,下表面蜡质层和角质层一般少于上表面,气孔数量却相对较多。因此,多数作物叶片下表面对养分的吸收效率高于上表面。据测验,下表面吸收能力比上表面要高5倍。所以叶面肥喷施时必须上下两表面都要喷,特别不能忽视下表面的喷施。

为此,本发明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叶面硒肥的综合效果:

1、改善叶表面对养分的吸收率,表面活性剂对提高叶面养分吸收率具有明显的作用效果。

表面活性剂是指一类低浓度即可明显地改变溶剂(一般指水)表面性质的物质,由疏水亲油的非极性基和亲水疏油的极性基组成,属于一种两亲性(亲油和亲水)分子。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变溶液的表面活性性质,如降低溶液表面张力,改善固体表面润湿性,增加溶质水溶性等。

养分在叶面渗透的过程可以看作是养分对蜡质与角质组成的多孔固体的渗透过程,是一种毛细现象。毛管力ΔP是发生渗透过程的驱动力。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助吸作用,有良好的助吸效果,其吸收率与对照比可高达1倍以上。表面活性剂同时具有润湿性、粘附性、渗透性和保湿性的作用。复合型表面活性剂优于单一表面活性剂。

   2、增硒。临床医学证明,硒具有抗氧化,保护细胞膜,清除人体自由基,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有抗癌之王的美誉。缺硒可引发40余种疾病:癌症、冠心病、心肌病、动脉硬化、糖尿病、白血病、病毒性肝炎等。克山病,大骨病,氨中毒,胃炎,白内障,高血压,高血脂症,肾炎,血虚,重大失眠,口腔溃疡,免疫功能低下等与人体缺硒直接相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子先;刘勇,未经李子先;刘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30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