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桨变距刻度盘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2879.0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7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薛广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广振 |
主分类号: | B63H3/00 | 分类号: | B63H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21 辽宁省大连市沙***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桨 刻度盘 | ||
技术领域
,螺旋桨(航海中一般称“推进器”),见附图1,是靠流体力学原理航行的航行器的主要推进装置。作为螺旋桨重要指标之一的螺距,需要调整到与发动机功率和转速最佳配比,才能使螺旋桨乃至发动机发挥最大效力。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在螺旋桨变距过程中标识和读取螺距变化量的刻度装置,见附图2。
背景技术
影响螺旋桨拉力或推力(以下以拉力为主来说明)的因素有,发动机功率、转速、螺旋桨桨叶螺距,桨叶面积以及截面翼型等。而在桨叶制作方面,通常有两类,一类是将一个桨叶单体制作,见附图3,再由一套桨箍(有的叫“桨夹”)装置(见附图4)将几片桨叶装配成一体,像附图5所示的样子。不妨把这类螺旋桨称为“分体式螺旋桨”,简称“分体桨”。另一类是将几片桨叶在材料物理意义上作成一体,见附图6,比方说用木材、塑料、树脂、金属等雕刻、用塑料、金属等铸造、加工等,不妨把这类称为“一体式螺旋桨”,简称“一体桨”。分体桨桨叶可以绕桨箍轴线旋转,的螺距,通过让螺旋桨桨叶,可以实现调整变化,见附图7;而一体桨一旦制成,它的螺距就是固定的,不能再调整了。充分利用分体桨桨叶螺距可调性,人们早已想到通过调整螺旋桨的桨叶螺距,来与发动机功率与转速达到最佳配比,从而发挥出螺旋桨和发动机的最大功效。螺旋桨变距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螺旋桨运转过程中通过特定机械变距机构来机械调整,不妨称之为“机械变距”;另一种是,在螺旋桨停转情况下,用人工手动的方式调距,不妨称之为“人工变距”。而对于一体桨而言,变距就意味着要更换具有不同固定螺距的螺旋桨。本发明,是一种用在分体桨上,人工变距过程中使用的,能够实现定量变距,保证各桨叶变距量一致性,以及变距量读取的刻度指示装置,见附图8、附图9。
发明内容
分别在分体式螺旋桨的桨叶和它的桨箍上,适当的位置,各自制备一系列记号,定义好它的刻度单位与相互对准基准,然后通过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对比关系,使得桨叶与其桨箍之间,以及夹角变化量,变得可识别、可读取、可记录。这样一套夹角标识系统,就是本发明的“螺旋桨变距刻度盘”。
它的特点是:
1,分体桨桨叶根部,在桨箍中绕桨箍轴线可以旋转的前提下,分别在桨叶和桨箍上,同时制备相对应的一系列记号,记号的形态,有且必须有可区别、可辨别、可读取、可记录性,但与是否是文字、字母、数字,以及是否是几何的立体或平面图形,都无关。
2,记号体系可以在桨叶和桨箍上的任何位置,不管是在桨叶与桨箍装配面外侧的可见部分还是这个装配面不可见的内侧表面上,只要能构成可识别的相互对比关系,从而标识出两者沿桨箍轴旋转的角度即可。
4,在记号系列中,各记号间构成有续变化关系;而在桨叶和桨箍之间有明确和确定的对比基准;从而构成一个自成体系的刻度盘。
5,刻度盘的内部对准基准的实际位置由制造者在桨叶与桨箍制造时自行随意安排,而与桨叶自身的原始螺距基准,可以有关也可以无关。
6,刻度盘的计量单位与进位制,可以自定义,也可以是科学进位制。
7,刻度盘在桨叶和桨箍上的制备方式,只要在物理意义上能够与它们的载体分别保持位置不变即可,而与制备工艺无关。它可以是单独零件,也可以在桨叶、桨箍的本体材料上,不管在桨叶和桨箍的实体表面上是突起还是凹陷或者一平;也可以是油漆喷涂,材料方面也可以是机加、铸造或粘接、粘合等。
那么,这样一个“螺旋桨变距刻度盘”又有什么实际使用价值呢?这还得从它的新颖性说起。通常,在现代航空和航海领域里使用的,大都是分体式螺旋桨系统——桨叶是单叶单独制备的,并且,桨叶的变距也基本上都是在运转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机械控制装置来自动完成的。而且,变距量也已经实现了在司服机构内部,通过更高级、更精密的手段,实现了自动协调、监控与提取。所以,在这样成熟的、高度产业化的应用当中,螺旋桨变距刻度盘基本上是没有用的。更何况,因为这些螺旋桨即高大又高速,即便是有刻度盘也无法人工读取。也就是说,这样一个“螺旋桨变距刻度盘”,是既无必要也不可行。所以人们就一直没有想起来要理性地这样应用。而这却正构成了本发明的新颖性基础。因为,本发明人看到,在另一个层面,这种装置是既可行又有用,这就是在我国刚刚兴起而在世界范围内早普及了的,通用航空领域中的轻型和超轻型飞机,乃至其他各类个人航空运动、娱乐器材(如动力伞、动力三角翼,等等)上的,螺旋桨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广振,未经薛广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28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反复封口功能的洗衣粉袋
- 下一篇:车载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