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越软土层的锚索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2444.6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7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昕;全有维;蒋文勇;邓军;沈兴东;郭继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越 土层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锚索的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穿越软土层的锚索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大城市纷纷开始修建大型地下工程。利用地下空间、发展地下空间对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深基坑是地下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在施工过程中确保基坑安全、确保基坑周边的道路和建筑物安全,是施工中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深基坑在城市中进行开挖,且周围存在交通要道、已建建筑、管网等,经常采用围护桩+大角度预应力锚索进行周边支护。施工难度大,安全系数要求高。之前在锚索穿越软土段采用螺旋钻孔机成孔,螺旋钻孔机采用的是湿钻法成孔,在成孔退出钻杆后,经常出现塌孔、偏位等现象,导致锚索无法安装。后调整为履带式潜孔钻干钻法成孔,在穿越软土段时,因钻进的锚孔缺少支护,经常出现卡钻、钻头无法拔出等现象。即传统的锚孔施工工艺能在岩层中很好的钻进,但是对于自稳性能差的土层,采用传统工艺施工,会造成很大的困难,甚至出现废孔现象。为了保证工程安全快速的施工,发明人经过不断地研究总结,形成锚索钻孔穿越软土段的钢套筒组合结构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穿越软土层的锚索施工方法,解决锚索在穿越软土段容易塌孔、偏位、卡钻等问题。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穿越软土层的锚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作钢套筒,钢套筒由无缝钢管分节组成,其孔径与设计的锚孔孔径相同,每节钢套筒一端为内丝,一端为外丝,以方便钢套筒连接;
(2)根据设计要求从支护结构外侧钻孔至软土层;
(3)钢套筒钻进,将一节钢套筒固定在螺旋钻孔机的钻头部位,采用螺旋钻孔机干法分节将钢套筒钻进软土层内,每次钻进长度为一节钢套筒长度,钻进过程中校准扶正器,保证锚孔方向;螺旋钻孔机将钢套筒钻进一节长度后,停止钻进,采用履带式潜孔钻,在钢套筒中进行成孔作业,分节钻进,依次循环至锚孔穿出软土层;钢套筒对锚孔软土层段形成一个支护体系;
(4)继续钻进至成孔;
(5)锚索安装;
(6)锚索注浆张拉封锚,先进行注浆,注浆完成后,待浆液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便进行锚索张拉,封锚施工。
此方法在填土及其它软弱土层均可使用。
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每节钢套筒的长度为1m,2m或3m。
进一步,所述每节钢套筒采用Q235钢,壁厚5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施工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可保证锚孔成孔率100%,大大提高锚孔成孔率,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同时,降低钻头的消耗,减少钻机的损耗,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施工方法的软土锚索示意图。
图中:A为基坑;B为软土层;C为泥岩层;D为围护桩;E为钢套筒;F为锚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一种穿越软土层的锚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作钢套筒,钢套筒由无缝钢管分节组成,其孔径与设计的锚孔孔径相同,每节钢套筒采用Q235钢,壁厚5mm,长度为1m,2m或3m,每节钢套筒一端为内丝,一端为外丝,以方便钢套筒连接;
(2)根据设计要求采用螺旋钻孔机干法从围护桩外侧钻孔至软土层;
(3)钢套筒钻进,将一节钢套筒固定在螺旋钻孔机的钻头部位,采用螺旋钻孔机干法分节将钢套筒钻进软土层内,每次钻进长度为一节钢套筒长度,钻进过程中校准扶正器,保证锚孔方向;螺旋钻孔机钻进一节钢套筒长度后,停止钻进,采用履带式潜孔钻,在钢套筒中进行成孔作业,分节钻进,依次循环至锚孔穿出软土层;钢套筒对锚孔软土层段形成一个支护体系,保证了成孔的质量;
(4)螺旋钻孔机干法在泥岩层中继续钻进至成孔;
(5)锚索安装,即锚孔成型后,进行锚索安装;
(6)锚索注浆张拉封锚,先进行注浆,注浆完成后,待浆液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便进行锚索张拉,封锚施工。
图1为采用上述施工方法的软土锚索示意图。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24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土样单轴直接拉伸器
- 下一篇:双踏板同步全制动脚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