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闪光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2153.7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0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高云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5/05 | 分类号: | G03B15/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闪光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闪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物质生活的逐渐丰富,人们越来越强调手机的多媒体体验,相机已经成为中高端手机的必备功能,其中多媒体是指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储存和展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的信息媒体的技术。在手机的拍照功能中,为了提高拍照体验,又在相机上集成了闪光灯功能,从而能够在环境光比较暗的场景下,通过闪光灯增加曝光量拍出效果较好的照片。
现有技术中相机闪光灯的一般工作过程分为两个步骤:预闪光和闪光。预闪光是在闪光灯开启前先打出微弱光让被拍摄者的瞳孔适应,然后再执行闪光,目的是为了在较暗的环境下拍摄时,减小黑暗和逆光等对相机自动对焦的影响,以及让被拍照者的瞳孔适应,防止实际拍摄时产生的闪光灯光线进入被拍照者的瞳孔而发生的残留现象,避免产生红眼。
但是,采用现有技术实现上述闪光控制的过程中,闪光灯在进行闪光时的闪光强度是固定的,这必然导致的结果是,拍摄出的照片会由于所处环境过暗而欠曝光,或者由于所处环境并非很暗而过曝光,从而使得拍摄出的照片质量差,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闪光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根据预览图片的统计灰度值的不同设置相应的补光驱动电流及曝光驱动电流,既保证了预闪光、闪光和环境光的均衡,也提高了拍摄出的照片的质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闪光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预览图片的统计灰度值;
若所述预览图片的统计灰度值小于预设门限,则根据所述预览图片的统计灰度值在预设的动态补光表中查找相应的补光参数;
根据所述补光参数设置补光驱动电流;
以所述补光驱动电流驱动闪光灯进行预闪光;
根据所述补光参数在预设的曝光参数表中查找相应的曝光驱动电流;
以所述曝光驱动电流驱动闪光灯进行闪光。
根据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预览图片的统计灰度值大于等于所述预设门限,则不驱动闪光灯进行闪光。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预览图片的统计灰度值唯一对应于所述补光参数,且所述补光参数唯一对应于所述曝光驱动电流。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存储进行闪光所拍摄的照片。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照片的统计灰度值;
若所述照片的统计灰度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修改所述动态曝光表,以增大所述补光驱动电流或曝光驱动电流,或者,
若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修改所述动态曝光表,以减小所述曝光驱动电流或曝光驱动电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闪光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物理传感器,用于获取预览图片的统计灰度值;
处理器,用于若所述预览图片的统计灰度值小于预设门限,则根据所述预览图片的统计灰度值在预设的动态补光表中查找相应的补光参数,以及在根据所述补光参数设置补光驱动电流后,以所述补光驱动电流驱动闪光灯进行预闪光,以及在根据所述补光参数在预设的曝光参数表中查找相应的曝光驱动电流后,以所述曝光驱动电流驱动闪光灯进行闪光。
根据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预览图片的统计灰度值小于等于所述预设门限,则不驱动闪光灯进行闪光。
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进行闪光所拍摄的照片。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获取所述照片的统计灰度值,以及若所述照片的统计灰度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修改所述动态曝光表,以增大所述曝光驱动电流,或者,
若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修改所述动态曝光表,以减小所述曝光驱动电流。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终端,包括相机,以及与所述相机的闪光灯连接的具有上述任意特征的闪光控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21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