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肥1号”高效产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2098.1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2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常硕其;刘红艳;钟兴刚;罗意;李维;袁英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湖南省茶叶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C1/00;A01G7/06;A01G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28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现代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茶肥1号”在茶园间种的高效产青方法,具体涉及茳芒决明在生长过程中产出更多的茎叶用于茶园绿色肥料使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肥1号”系从野生茳芒决明中通过系统选用方法获得的绿肥品种,茳芒决明Cassia sophera L.是豆科决明属植物,偶数羽状复叶,互生,长小叶10-20枚,长椭圆形或长卵形,先端急尖;花为黄色,倒卵形;花冠直径25毫米,萼片5片,花瓣5片,长16毫米,宽8毫米,雄蕊10枚,3枚不发育,雌蕊1枚。果实为荚果,长6-12厘米,宽0.5-1厘米,无毛,每个荚果含种子28-46粒,卵圆形,稍扁,长约4毫米,籽粒千粒重18克左右。民间主要以其根入药,地上茎部分全氮含量4%左右,全磷含量0.3%左右,全钾含量1%以上,植株生长势强,平均株高180厘米。基本不影响茶树生长,可以用做茶树夏季绿肥,也可做茶园埋青与覆盖的有机肥源。8月下旬-9月中旬割青,每亩产青量可达10000千克。割青后铺于茶树根部,约1周时间即可腐熟,快速为茶树提供大量有机肥源。该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较好抑制了杂草的生长,降低了除草剂的使用,提高了茶叶的品质。另外该植株中各种营养元素含量比例适宜茶树生长需求,养分释放与茶树吸收大致同步,可以平衡土壤养分条件,改善土壤性质,强化茶树吸收,促进茶树生长,提高茶叶品质,增加产量等。
茳芒决明种子表面有很厚的蜡质,种子外壳也很厚,通常情况下种子很难吸水发芽,造成该种子发芽率很低。公开号为CN10248768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茳芒决明种子规模化育苗方法及其营养液,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在茳芒决明生长过程中割青时间不同、部分不同,都会影响整年的茳芒决明产青量,造成茶园绿肥量不充足,间接地影响茶树的产茶量。
根据长期的实验实践,我们发明了一种能使茳芒决明大幅度提高产青量的方法,将茳芒决明种子催芽后与泥沙混合播种、合理选择时间和割青位置、操作简 便,适用于茳芒决明大规模产青方法,克服了由于播种不均匀,产青量不高、茶园杂草生长抑制不明显加重劳动强度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1)播种前种子处理:2月下旬至3月上旬,经种子破壳机进行破壳处理后,用120 ppm赤霉素 + 300倍多菌灵溶液恒温浸泡12 h,溶液温度保持在25-30 ℃,次日捞出,沥干水分,拌入5-10倍量种子的草木灰,草木灰与种子混合均匀;
(2)种植方式:在1-3年生幼龄茶园或重修剪茶园进行茶肥1号间种,采取隔行种植的方式,即按照每两条茶行1行中绿肥,1行空闲依次进行种植;
(3) 开沟播种:在拟种茶行间先开深8-10厘米深的浅沟,施用以磷肥为主的基肥,再盖2厘米厚土,然后在土层上进行播种,最后在种子上盖1-2厘米厚松土层;
(4)出苗前管理:根据当地3-4月份的天气状况,埋地膜保温五天;地面湿度80-85 %,每2-3 h检查一次,保持地面湿润,用喷雾器以细雾补充地面水分,直至出苗70 %以上;
(5)出苗后的管理:待出苗70 %后,根据地面干燥情况进行喷雾补水至喷透土壤,借补水时用喷雾器喷施营养液,按照15天一个施肥周期,每次施入营养液200-250 kg/亩,总共施入四次;
(6)病虫害防治:如见地下害虫危害可在危害处直径1 m内灌淋90 %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叶面害虫可喷施90 %晶体敌百虫800倍液;
(7)第一次割青:7月20号左右,植株达到1.2m左右时,处于离地20cm左右,割下的茎叶就地覆盖茶行;
(8)第二次割青:在9月10号左右,植株达到1.2m左右时,离地30cm左右,割下的茎叶就地覆盖茶行;
(9)第三次割青:在10月底到11月初,将整个植株彻底清除,与茶园最后一次基肥施用同时进行,也可以进行埋青处理。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步骤(3)中每亩播种量0.5-0.75千克;用砂子拌种时,砂与种子比例(8-9):1,砂子粒径1-3mm,含水量4-5%。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中,步骤(4)中营养液的配方为尿素250 mg/L、NH4NO3 300 mg/L、KNO3 400 mg/L、MgSO4·7H2O 80 mg/L、KH2PO4 30 mg/L。
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湖南省茶叶检测中心),未经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湖南省茶叶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20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他唑巴坦氨苄青霉素酰胺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冷却型芯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