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散热良好的LED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2086.9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2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施金本;李开轩;尹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施诺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丹阳***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良好 led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良好的LED灯。由于设计了新型多功能散热器结构,致使这种LED灯能稳定工作在正常温度,降低了光衰和偏色,延长了寿命。
技术背景
LED灯是取代白炽灯,使LED向室内照明进军、向民用家庭进军的主要产品之一,而LED灯面临的两大问题是恒流和散热。
与其他灯源相比,高功率LED有严重的散热问题。这主要因为LED不通过红外辐射进行散热,加之,LED封装面积小,传导和对流散热也少,相关研究显示,用于驱动LED的功耗75%~85%最终转换为热能。此外,LED驱动电源也产生热量。过多的热量导致LED结温升高,减少了LED灯的光输出,引起光衰,并引起偏色,从而大大降低了LED灯的光效和寿命。
而LED灯为了取代白炽灯,其体积必须相近,故表面散热面积远远不足60cm2/W,因此LED灯的热设计一直是广大研究者的重要课题。从目前市场上的LED灯来看,有灯壳表面做成鳍片,利用外部空气自然对流散热的,也有在灯壳内部用散热器,利用内部空气自然对流散热的,等等,总之,散热方式单调,散热途径单一,故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散热良好的LED灯,由于新型多功能的集热散热结构,能有效防止热量聚集,多途径导热、散热。这一良好的散热系统,能将LED灯中,LED灯珠板和驱动电源产生的热量在充分热交换后,迅速导入外部环境,从而确保了LED灯的稳定、长期、有效的工作。
一种散热良好的LED灯,由灯壳5、灯罩1、LED灯珠板2、驱动电源板8和集热器6、上导热片7、下导热片3组成。其特征在于:集热器6和上导热片7、下导热片3紧密接触,而LED灯珠板2和驱动电源板8则经过上导热片7、下导热片3分别固定在集热器6两端。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热器6为铝制、中空,外圆柱面为深齿状。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导热片7、下导热片3分别固定在LED灯珠板2、驱动电源板8同集热器6之间,外周与灯壳5相接。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壳5,开有上通气孔9、下通气孔4。
这种散热良好的LED灯有三个特点。
一是在灯壳5内部,LED灯珠板2和驱动电源板8分别固定在集热器6两端,集热器6为铝质材料,中空,圆柱面上为深齿状,这样LED灯珠板2和驱动电源板8的热量可迅速传导到集热器6上,有效地防止了两块板上热量的聚集。
二是充分利用自然对流散热。经集热器加热的热空气上升,从灯壳5上成圆形排列的上通气孔9排出,而在下部形成负压,冷空气便从灯壳5下部呈圆形排列的下通气孔4进入,形成内部自然对流散热,内部流动空气为散热载体。
三是在集热器6上装有双导热片——上7、下3导热片。导热片能有效阻止集热器的热量聚集,将集热器上热量不断传导到导热灯壳5上,由灯壳5同外部空气形成外部自然对流散热,外部流动空气为散势载体。
因此,本发明的散热设计,能在有效防止热量聚集的同时,通过内、外自然对流和传导等多种途径,将LED灯珠板2和驱动电源板8产生的热量,迅速有效地发散出去,从而大大降低了LED灯的光衰、偏色,延长了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中,1为乳白色灯罩,5为灯壳,10为灯头,6为铝制集热器,3、7为下、上导热片,4和9为下、上通气孔,2为LED灯珠板和8为驱动电源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一种散热良好的LED灯,由灯壳5、灯罩1、LED灯珠板2、驱动电源板8和集热器6、上导热片7、下导热片3组成。其特征在于:集热器6和上导热片7、下导热片3紧密接触,而LED灯珠板2和驱动电源板8则经过上导热片7、下导热片3分别固定在集热器6两端。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热器6为铝制、中空,外圆柱面为深齿状。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导热片7、下导热片3分别固定在LED灯珠板2、驱动电源板8同集热器6之间,外周与灯壳5相接。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壳5,开有上通气孔9、下通气孔4。
这种结构的工作原理是,当LED灯工作时,从LED灯珠板2和驱动电源板8产生的热量,迅速传导到集热器6上,集热器6有效防止了LED灯珠板2和驱动电源板8上热量的聚集,并加热了周围空气,热空气上升,从上通气孔9流出,灯壳5内下部形成负压,外面的冷空气从下通气孔4进入,又被集热器6加热,如此循环,形成一个内部自然对流散热,此时内部流动空气为散热载体(如左侧空心箭头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施诺照明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施诺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20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药植入物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中药润肤乳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