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渗花瓷质砖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1440.6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5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余爱民;甄燕萍;夏昌奎;曾为民;朱爱余;刘开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诺贝尔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5 | 分类号: | C04B41/85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 33235 | 代理人: | 张德宝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花瓷质砖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陶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渗花瓷质砖的生产方法及用该方法生产的渗花瓷质砖。
背景技术
目前,渗花瓷质砖产品为达到仿天然石材纹理的效果,普遍采用“渗花”抛光技术。该技术是抛光砖生产中对釉面砖印花技术的改进,通过丝网给砖坯印刷网版上固有的图案纹理,采用诸如铜离子、镍离子、锰离子等可溶性化工盐渗透到坯体的深部,经过高温烧成形成离子固有的颜色,产生图案。由于可溶性盐的渗透性,使得产品烧成和抛光后仍能留下花纹图案。采用“渗花”技术生产的渗花抛光砖图案较为丰实,但该类抛光砖需要的渗花深度较深,约为2~3mm,可选的渗花液用可溶性化工盐类极其有限,导致渗花抛光砖的色彩极为有限,发色不够鲜艳,花色不够丰富。另外,抛光砖烧成后需要进行磨边抛光和防污处理。在抛光过程中,需要进行刮平定厚,然后再粗抛、精抛,整个磨削厚度约0.5~0.8mm,不仅消耗大量磨料、能源和工业用水,而且产生大量抛光废渣;由于这些抛光废渣容易产生发泡作用而难以在生产中回收利用,目前只能采用填埋的方式处理,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影响和污染环境。
另一方面,由于现有渗花瓷质砖均为通体砖,坯体上下均匀一致,而渗花瓷质砖的坯体原料本身优劣差别较大,主要体现在成分、白度和杂质含量等指标上,如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则需用较好的原料,造成生产成本的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渗花瓷质砖生产过程中采用渗花技术得到的图案发色不够鲜艳和丰富,后续抛光过程中消耗磨料、能源和工业用水较大,而且产生了大量的抛光废料,影响和污染了环境,以及渗花瓷质砖对坯体原料要求较高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资源浪费较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更环保经济、装饰效果更丰富的渗花瓷质砖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渗花瓷质砖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常规方法制备瓷质砖粉料,备用;
(2)渗花瓷质砖用水溶性渗花墨水的制备,所述的墨水中选自以下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含有Fe的水溶性金属盐、含有Au的水溶性金属盐、含有Cr的水溶性金属盐、含有Co的水溶性金属盐;
(3)渗花瓷质砖用面浆的制备,所述面浆中包括以下重量比例的组分:SiO2:60%~70%,Al2O3:15%~25%,MgO+CaO:0~3%,K2O+Na2O:3.5%~8%,ZnO:0.2%~5%,TiO2:0.2%~5%,余量为杂质,面浆的细度为325目筛余量在0.5%以内,比重为1.60~1.90g/cm3,备用;
(4)瓷质砖生坯的制备:将步骤(1)中制得的瓷质砖粉料均匀铺布在压砖机模腔中,在25~50MPa的压力下,将瓷质砖粉料压制成瓷质砖生坯;
(5)干燥:将瓷质砖生坯在干燥窑中于80~250℃下烘干;
(6)施面浆:将步骤(3)制备的渗花瓷质砖用面浆施在干燥后的瓷质砖生坯表面,单位面积所施面浆的重量为800~1500g/m2;
(7)喷墨印刷:将步骤(2)制得的渗花瓷质砖用水溶性渗花墨水采用数码喷墨印刷机按设计好的图案喷涂在施过面浆的瓷质砖生坯上;
(8)干燥和烧成:将喷涂墨水的瓷质砖生坯再在干燥窑中于60~100℃下烘干,接着在辊道窑中使用常规的瓷质砖烧成温度制度、压力制度和气氛制度,将喷涂墨水的瓷质砖生坯一次烧成,烧成温度为1150~1250℃,烧成周期为40~120min,制得渗花瓷质砖半成品;
(9)磨边:利用常规的磨边加工设备,对半成品砖进行磨边处理,制得渗花瓷质砖成品,该渗花瓷质砖其图案纹理渗入深度约为0.3~0.5mm;
(10)拣选、包装、入库。
以上步骤中,凡未加特别说明的,都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控制手段。
为完成第二个发明目的,采用的是按上述步骤生产的渗花瓷质砖。
本发明的生产步骤中,步骤(2)、(3)、(6)是本发明的关键。
在步骤(2)中,本发明采用的渗花瓷质砖用水溶性渗花墨水是一种适用于喷墨印刷的陶瓷渗透墨水,它是以可发色的可溶性有机或无机金属盐、溶剂及调节助剂配制的具有渗透性质的水溶性陶瓷墨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诺贝尔陶瓷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诺贝尔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14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帐篷
- 下一篇:基于两卡三码技术的系统验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