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嵌型钢式加强无梁楼盖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1065.5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7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董毓利;徐玉野;房圆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5/32 | 分类号: | E04B5/3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车世伟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钢 加强 无梁楼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内嵌型钢式加强无梁楼盖结构。
背景技术
无梁楼盖主要应用在对建筑层间净空有较高要求而层高又有限制的建筑结构、工业冷库、炼油厂等厂房或工作平台,这些地方由于管道布置或工艺等特殊要求,而无法设置梁构件的结构,其特点是钢筋混凝土楼盖板直接与竖向支撑构件(如钢筋混凝土柱或剪力墙等)相连,楼盖下无梁类构件,完全依靠楼盖板自身承受弯矩和剪力。由于楼盖板的厚度有限,造成其连接位置的弯矩抵抗力和抗冲切能力较差,从而在楼面承受较大荷载或者地震荷载作用下形成薄弱位置,特别是抗冲切破坏为脆性破坏,破坏突然,在破坏前只有很小变形,无法提前观测或发出预警信号,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工程中常在楼盖板与支撑柱连接的节点位置设置柱帽,也叫柱托,来增强楼盖板连接处的局部抗冲切能力。但柱托结构往往会大大增加施工的难度,而且会在后期的装修中造成柱托位置较难处理,影响美观甚至影响工艺流程或管线的布置。
因此,提出传力合理、安全经济、施工方便的混凝土柱与无梁楼盖的新型连接节点,成为充分发挥钢筋(型钢)混凝土结构的优势、推广钢筋(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关键,是工程界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嵌型钢式加强无梁楼盖结构,其具有抗弯承载力高、连接刚度大和抗冲切能力好的优点,且便于节点处理和施工时的模板支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内嵌型钢式加强无梁楼盖结构,包括整体浇筑而成的无梁楼盖和混凝土柱,于该无梁楼盖与混凝土柱连接节点位置设有内嵌型钢,该内嵌型钢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该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垂直焊接以形成十字形结构,并且,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为宽翼缘H型钢,该第一横梁包括卧式设置的上、下钢板以及立式设置的竖钢板,该竖钢板设置在上、下钢板的中部,并于左右两侧形成嵌置槽;该第二横梁也包括上、下钢板和竖钢板,该第二横梁端部的竖钢板延伸出焊接段,该焊接段恰好伸入到嵌置槽中,并与嵌置槽的壁面紧密焊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梁为通长型钢,所述第二横梁为两段焊接型钢,该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高度,该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底部也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上、下钢板与竖钢板为一体成型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外端部有倾斜向下的斜面。
优选的,所述无梁楼盖为混凝土无梁楼盖,该无梁楼盖中至少暗藏有两层配筋,每层配筋均横、纵布设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各配筋的横、纵设置方向与内嵌型钢之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的横、纵设置方向相同。
优选的,所述无梁楼盖的配筋有上下两层,其中上层配筋铺设在内嵌型钢的表面,该下层配筋铺设于内嵌型钢的底面。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柱为钢筋或型钢混凝土柱,其为圆柱或方形或矩形柱结构。
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柱内竖向设有若干条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为圆钢或角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混凝土柱与无梁楼盖相交的节点区采用十字形的内嵌型钢进行加强,可有效提高其抗冲切能力,无需另设置柱帽,具有提高楼盖板与支撑柱连接处纵向、横向的抗弯能力和抗震性能的作用,同时还可方便混凝土柱与楼盖板的节点处理和降低施工难度。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截面立体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内嵌型钢的主视图;
图4为图3是焊接前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混凝土柱 11、加强筋
20、无梁楼盖
30、内嵌型钢 31、第一横梁
311、上钢板 312、下钢板
313、竖钢板 314、嵌置槽
32、第二横梁 321、上钢板
322、下钢板 323、竖钢板
324、焊接段 33、斜面
40、配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10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铰刀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自动变速箱阀体再制造的铰孔专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