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企业诚信评价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30485.1 申请日: 2012-09-07
公开(公告)号: CN102880934A 公开(公告)日: 2013-01-16
发明(设计)人: 马爱进;刘文;赵海珍;贾春风;唐秀丽;尤艳蕊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6Q10/06 分类号: G06Q10/06;G06N3/02
代理公司: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代理人: 徐国文
地址: 100088***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食品企业 诚信 评价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企业诚信评价方法,尤指一种可以提高食品企业诚信评价的客观性和精确性的基于神经网络与专家评分融合的食品企业诚信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食品工业又是我国轻工业中颇具竞争力的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生产经营和消费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突出表现在生产经营主体多元化,消费需求多层次,产量持续增加,质量逐步提高,食品供应由长期以来的总体短缺、品种单调转变为数量充足和品种多样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近年来,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现象不断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经济发展问题,而且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分析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有着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原因,除食品行业生产力水平不高,食品消费水平总体偏低、消费安全意识差,食品安全面临新的挑战等原因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作为食品主体责任者,其诚信的严重缺失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近几年发生的“苏丹红”、“冠生园月饼”、“三鹿奶粉”、“瘦肉精”和“地沟油”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都属于生产企业不遵守诚信,违法生产所导致的。因此,研究建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开展食品企业诚信评价对于支撑食品诚信体系建设,加强食品加工企业管理、政府实施分类监管、提升消费信心等将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非常重视食品企业诚信建设工作。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10月19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2011年,李克强副总理在全国食品安全专题会上,强调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强企业诚信建设。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质量发展纲要》中把诚信守法作为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在企业诚信(信用)评价的实践方面,国家出台了系列管理要求和标准: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八个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指导意见》,原则上确立食品安全信用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四级,要求各部门、各行业根据部门、行业的需要具体细化评价指标条件。由于没有具体的评价指标,该《意见》至今没有得到实施。2006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强企业质量信用监管工作的意见》,企业质量信用监管指标主要由质量、标准、计量、认证、出口检验方面的指标构成。根据企业质量信用指标反映的不同情况将企业质量信用等级分为A、B、C、D4级,分别代表守信、基本守信、失信、严重失信4级信用程度。《意见》适用于所有工业企业,指标确定在质检职责范围内,也导致评价较为简单、针对性不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委2009年12月30日正式发布《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并在黑龙江省乳制品行业、河南省肉类加工行业启动企业试点工作,这标志着我国全面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正式启动。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食品工业企业诚信评价准则》、《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CMS)建立及实施通用要求》两项行业标准。标准从企业基本情况、财务情况、产品质量诚信保证能力和企业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对食品企业的诚信体系做出评价。该标准针对食品生产企业并考虑了食品加工的特点而制定,对企业和第三方组织开展诚信评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标准在实施后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特别是产品质量诚信保证能力方面,还存在着指标不全、评价分数分配不合理(如关键的原材料控制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重要性不够突出)、评价分数权重缺失等重要问题。同时标准尚缺乏对食品缺陷的预防、信息收集、调查与认定、风险评价和分析方法的综合考虑,现有评价标准不能全面准确的对企业的食品诚信做出准确的评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未经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04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