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判别棘头梅童鱼产地和生活史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30300.7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2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健;刘洪波;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8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判别 棘头梅童鱼 产地 生活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耳石微量元素判别棘头梅童鱼产地和生活史的方法,属于鱼类生态学领域。
背景技术
棘头梅童鱼是近海小型经济鱼类,主要分布于中西太平洋区的南海、东海和黄渤海,是我国、菲律宾、印尼、日本和朝鲜等国家沿海、河口水域重要的渔业资源和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棘头梅童鱼的年平均资源密度在大幅下降,资源开发率过高。其鱼卵仔鱼资源补充量已受到衰竭的威胁,而全人工育苗技术至今尚未成熟。近些年来由于价格不断攀升,棘头梅童鱼已经成为一种高经济价值的水产品。毫无疑问,准确了解棘头梅童鱼的资源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揭示棘头梅童鱼生活史过程所需环境条件、生境规律,加强保护和优化全人工繁殖的环境技术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迄今,通过渔获调查法对棘头梅童鱼的生境及活动规律已经有了认识。它的分布区一般在河口(如长江、飞云江、闽江、珠江),有在深浅水间洄游的现象。资源密度的变化存在季节性且随盐度增加而降低。产卵多在大潮水的几天里。卵的浮性及个体发育依赖海水的盐度等条件。然而,由于研究技术的限制,要确切而直观地把握棘头梅童鱼从孵化到幼鱼直至成鱼全生活史过程中的洄游、生境差异,群体组成规律,以及不同河口水域棘头梅童鱼种群特征及相关性等尚有很大的难度。
研究发现,由于不同水环境之间的元素成分会有很大的差异,鱼类从水环境中吸收的元素可以在硬组织如耳石中沉积并长期保存。因此,伴随着不同的生活和洄游履历,硬组织中元素的积累可留下栖息水环境中元素特征的
“指纹”。相应地如果能利用诸如元素衍射电子探针分析(EPMA)等较为先进的技术对这些“指纹”进行归纳总结,就有可能恢复、重现和掌握大量洄游性鱼类生态学、生理学等方面的信息及其时空变化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利用耳石微量元素判别棘头梅童鱼产地和洄游生活史的方法,通过将耳石分离、磨抛等前处理以及元素衍射电子探针分析操作等一系列步骤,测定棘头梅童鱼耳石中Sr、Ca元素的浓度值,并将这些浓度值归纳出不同生境的微量元素地理“指纹”特征,并利用这些特征来进行棘头梅童鱼产地和洄游生活史判别。锶含量/钙含量×103的比值连续出现三次及以上大于7时可判定为高盐度生活阶段;比值在3~7之间时为半咸水生活阶段;比值在0~3之间时为低盐度或淡水生活阶段。该方法所取得的结果稳定性好,可重复性高、系统误差小,可判别性强,显示出了其快速的优势。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判别棘头梅童鱼产地和生活史的方法,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1、捕捞不同水域的棘头梅童鱼,立刻放入清洁的塑料自封袋中并在0~4℃保存,在此温度条件下尽快运回实验室保存;
2、野外采集并运回实验室保存的棘头梅童鱼完整个体样本转移于-18~-20℃冰箱内保存,待用;
3、棘头梅童鱼耳石样本前处理方法:
(1)、取出左或右侧矢耳石,经超纯水洗清除表面的有机质,清洗干净后,室温下晾干、干燥保存作为分析的材料待用;
(2)、用上海艾立热熔胶棒厂生产含重量百分含量的聚氨酯胶成分>25%的热熔胶将其较平滑的面固定在载玻片上,等热熔胶冷却10~15分钟变硬后先将耳石在500目水砂纸上进行粗磨,并随时在正置金相显微镜上用透反射光观察表面状况,待首次观察到轮纹时换用1200目水砂纸细磨2~5分钟使表面平滑,然后用酒精灯将热熔胶熔化后取出耳石;
(3)、将未磨过的光面耳石用双面胶将其固定在镶样模内,做好样本标签,将冷镶嵌用透明的环氧树脂和硬化剂(司特尔公司,哥本哈根,丹麦)按照5:1的比例调匀后,往每个镶样模内注入3~4ml混合树脂,将耳石包埋于其中。放入40℃~45℃的干燥箱中烘12小时~15小时至完全固化;
(4)、取出镶样模内包埋有耳石的固化树脂块,选用500目水砂纸对未磨过的光面耳石进行粗磨,待粘在耳石上的双面胶全部磨掉后换用1200目水砂纸进行精磨,期间随时在金相显微镜上观察表面状况,用透反射光确认磨至核心后,将树脂块洗净待用;
(5)、使用金刚石抛光液和MD抛光布以120~150rpm的转速在抛光机上(司特尔公司,哥本哈根,丹麦)抛光3~5分钟至耳石表面无刮痕为止。将所有抛光的树脂块放入超纯水(美国密理博公司,Milliprore-Simplicity个人型超纯水系统,出水电阻率18.2MΩ.cm)中进行超声清洗3~5分钟后自然晾干24小时。
4、棘头梅童鱼耳石样本微区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03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臭除菌的酸炭油复合栓式吸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拉型自承式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