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器的壁挂装置及壁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0157.1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7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俞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3/02 | 分类号: | F16M13/02;F16M1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器 壁挂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壁挂装置及壁挂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因其轻、薄、功耗小、辐射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传统的液晶显示器固定方式是通过底座摆放于桌面上,为了进一步减小液晶显示器的占用空间及达到美观装饰的目的,相应在液晶显示器上设计了壁挂装置使液晶显示器可直接安装于墙壁上。
如图1所示,现有的液晶显示器设计的架构中,壁挂设计通常是在液晶显示器背框100上铆接铆柱200,该铆柱200含有内螺纹,通过螺丝与内螺纹的配合,进而达到壁挂的目的。但是为了使该铆柱200能够承受整个电视的重量,对于铆接工艺以及背框100的厚度以及铆柱200的设计提出了高的要求,增加了设计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壁挂装置,通过设置托架,减少液晶显示器铆柱的数量,并使液晶显示器可采用更薄的背框及更简单的壁挂铆柱设计,有效提高壁挂设计的可靠性,有效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壁挂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节约安装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壁挂装置,包括:横架、用于托住液晶显示器底部的托架及连接横架与托架的连接部,所述横架上对应设于液晶显示器上的铆柱设有通孔,组装时,所述液晶显示器的底部承载于托架上,所述铆柱与通孔配合连接,进而将液晶显示器与壁挂装置固定连接。
所述托架垂直连接于连接部远离横架端。
所述托架和连接部均为两个。
所述两托架相对连接部具有相同的朝向。
所述两连接部的间距小于液晶显示器的宽度。
所述横架、托架及连接部一体成型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壁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提供液晶显示器及壁挂装置,所述壁挂装置包括横架、用于托住液晶显示器底部的托架及连接横架与托架的连接部,所述横架上对应设于液晶显示器上的铆柱设有通孔;
步骤2、将液晶显示器的铆柱与壁挂装置的通孔配合连接,液晶显示器底部承载于托架上,进而将液晶显示器安装于壁挂装置上;
步骤3、将壁挂装置固定于墙壁上,进而将液晶显示器固定于墙壁上。
所述托架和连接部均为两个,所述两连接部的间距小于液晶显示器的宽度,且所述托架垂直连接于连接部远离横架端。
所述横架、托架及连接部一体成型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壁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提供液晶显示器及壁挂装置,所述壁挂装置包括横架、用于托住液晶显示器底部的托架及连接横架与托架的连接部,所述横架上对应设于液晶显示器上的铆柱设有通孔,所述托架和连接部均为两个,所述两连接部的间距小于液晶显示器的宽度,且所述托架垂直连接于连接部远离横架端;
步骤102、将壁挂装置固定于墙壁上;
步骤103、将液晶显示器的铆柱与壁挂装置的通孔配合连接,液晶显示器底部承载于托架上,进而将液晶显示器通过壁挂装置安装于墙壁上;
所述横架、托架及连接部一体成型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壁挂装置,通过设置托住液晶显示器底部的托架,减少了液晶显示器铆柱的数量,有效降低了成本,并使液晶显示器可采用更薄的背框及更简单的壁挂铆柱设计,有效提高了壁挂设计的可靠性;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壁挂方法,通过壁挂装置的使用,使液晶显示器的壁挂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节约安装成本。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现有液晶显示器壁挂铆柱设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壁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壁挂装置与液晶显示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壁挂方法的一较佳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壁挂方法的又一较佳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01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湿度的RFID系统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医疗设备定位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