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射式聚光聚风单元、太阳能风能一体发电组件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30069.1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8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章佳锋;刘文;杨露;王双保;官成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H01L31/052;F03D9/0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朱仁玲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 聚光 单元 太阳能 风能 一体 发电 组件 系统 | ||
1.一种反射式聚光聚风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射聚光器、位于所述反射聚光器外围且与所述反射聚光器构成环形聚风风道的聚风罩;所述聚风罩的内径大于所述反射聚光器的外径;
所述反射聚光器包括反射镜和与所述反射镜的中心线呈平行放置的导风侧壁;所述导风侧壁与所述反射镜的开口沿相连且朝所述反射镜的底部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聚光聚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风罩包括内表面、外表面、尾竖面和尾斜面;
所述聚风罩的内表面与所述导风侧壁构成所述环形聚风风道,所述内表面前端位于来流侧且与所述外表面前端相连,所述尾竖面与所述反射镜的中心线垂直,所述尾竖面前端与外表面尾端连接,所述尾竖面尾端与内表面的尾端之间所张的面为聚风罩的尾斜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聚光聚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为抛物线形、双曲线形或者半球形的碟状或槽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聚光聚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侧壁的长度为所述反射镜深度的1-5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聚光聚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风风道尾部呈半喇叭形出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式聚光聚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式聚光聚风单元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环形聚风风道内且将所述聚风风道分割成多个分区的聚风导流板。
7.一种太阳能风能一体发电组件,包括聚光聚风单元以及与所述聚光聚风单元连接的光伏发电模块和风能发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聚风单元为上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聚光聚风单元。
8.一种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电组件的太阳能风能一体发电系统,还包括切换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切换控制模块连接的并联输出单元、追日传感模块、风能监控模块和跟踪控制模块;所述跟踪控制模块还与聚光聚风单元连接,所述并联输出单元的一端与光伏发电模块和风能发电模块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外部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3006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