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增强薄膜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29941.0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5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刁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龙华薄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4 | 分类号: | B32B27/04;B32B27/12;B32B27/18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兴亮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增强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的制作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纤维增强薄膜。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装置,诸如汽车、家用电器、移动通讯设备、平板电脑、电视、显示装置、个人数字助理、膝上型计算机、便携式游戏机、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收音机、照相机及照相机附件、仪器设施设备之类,在全球得以日益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然而随着需求的提高及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各种装置轻量化、薄型化、大尺寸、窄边框、耐久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用于制作各种装置的外壳材料、内饰及支撑部件,须满足超薄、高强度、高模量、高抗冲击性、低成本及易加工等性能。
然而,现有广泛应用于制作装置的外壳、内饰及支撑部件材料,如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及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合金等,由于受自身特性决定,其不能完全满足装置部件超薄型化、大尺寸、高强度、高模量、高抗冲击等性能需求,因此,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解决一种具备高强度、高模量、高抗冲击性、优异表观及散热性、低成本及环保的纤维增强薄膜。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纤维增强薄膜,包括复合结构层,复合结构层的各层之间位置是层叠设置,各层之间通过加工工艺成型;复合结构层至少包括一层纤维增强薄膜层,所述纤维增强薄膜层与其相邻层接合通过加工工艺成型;复合结构层的材料包括:工程塑料、纤维、纤维织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复合结构层还包括至少一层纤维织物增强层,所述纤维织物增强层与其相邻层接合通过加工工艺成型。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纤维增强薄膜层的至少一个面上设置有透明复合层,所述透明复合层与纤维增强薄膜层接合通过加工工艺成型。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复合结构层中的纤维增强薄膜层与纤维织物增强层之间有隔层时,所述隔层至少包括一层透明复合层;所述透明复合层与其相邻层接合通过加工工艺成型。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纤维增强薄膜层的材料包括纤维。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纤维织物增强层的材料包括纤维织物。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纤维包括无机纤维、有机纤维、金属纤维、晶须、天然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工程塑料包括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苯乙烯、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烯烃、聚苯醚及其改性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及其改性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甲醛及其改性物、聚砜、聚苯硫醚及其改性物、聚芳酯及其改性物、聚苯酯及其改性物、聚甲醛及其改性物、聚芳醚酮、聚醚醚酮、氟树脂、热塑性聚酯、乙烯基芳族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纤维织物包括无机纤维、有机纤维、金属纤维、晶须、天然纤维、布、网、非织布、多轴向织物、毡中的一种或几种。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复合结构层的材料还包括抗氧剂、抗紫外吸收剂、抗冲改性剂、相容剂、阻燃剂、抗静电剂、填料、分散剂、着色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无机纤维包括碳纤维、玻璃纤维、硼纤维、碳化硅纤维、氮化硅纤维、氮化硼纤维、二硼化钛纤维、氧化铝纤维、氧化锆纤维、氧化铍纤维、氧化镁纤维、氧化钛纤维、玄武岩纤维、陶瓷纤维、玻璃陶瓷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有机纤维包括芳纶纤维、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聚对苯甲酰胺纤维、对位芳酰胺共聚纤维、聚对芳酰胺苯并咪唑纤维、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甲醛纤维、聚氨酯纤维、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醋酸纤维、再生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金属纤维包括金纤维、银纤维、钢纤维、钨纤维、铁纤维、钛纤维、铝纤维、铜纤维、镍纤维、镁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龙华薄膜有限公司,未经绵阳龙华薄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99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