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互联网语音交互的家电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29699.7 | 申请日: | 2012-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5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吴玉胜;李新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信利康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0L15/26 | 分类号: | G10L15/26 |
| 代理公司: |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 44266 | 代理人: | 赵琼花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互联网 语音 交互 家电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语音家电控制方法及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语音交互的家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技术也发展得越来越快。语音识别技术对于现有电器来说,是一项革命性技术,由于其不需要手动操作,只需要发出语音指令,便可控制电器。现有技术中,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采用语音进行控制,但通常将语音识别模块集成在家用电器上。由于现有技术中家用电器的处理能力较弱,只是对语音进行简单机械地识别,更不存在语音交互控制以及大量的语音控制服务内容了。而语音识别强的识别模块需要更强劲的处理器进行处理,同时,还需要占用较大的内存,因此,这些都大大限制了现有家用电器的语音控制。
随着家电技术的发展,语音控制技术应用于家电越来越成为大势所趋。现有技术的语音家电控制方法,通常在家电上设置简易的语音识别模块,进行简单的语音识别控制,虽然也能实现语音控制的部分功能,但不能交互进行,对于复杂的语音或者自然语言,则就束手无策了。现有技术也有通过终端或网络服务器进行语音输入的家电控制,但该类系统结构复杂,需要终端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同时,这也会大大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构建一种基于互联网语音交互的家电控制方法及系统,克服现有技术语音控制家电结构复杂、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语音交互的家电控制方法,包括网络服务器,所述家电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输入语音:通过待控制家电输入语音;
上传语音:将待控制家电连接互联网,并将输入的语音信息通过互联网络上传到所述网络服务器;
语音识别转换:所述网络服务器和所述待控制家电并行对接收的语音进行识别转换;
执行识别转换结果:所述网络服务器和所述待控制家电共同执行或由所述待控制家电执行该语音识别转换结果。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还包括根据识别场景构建语义知识库,所述语义知识库包括字词的语义属性,在语音识别转换步骤中,还包括进行语义识别转换,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分词及语义消歧:根据知识库字词的语义属性对语音识别结果进行分词并进行语义消歧;
意图分类及参数提取:对分词及语义消歧的结果进行意图分类,并进行参数提取。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语音识别步骤中,在语音识别转换步骤中,所述网络服务器和所述待控制家电的语音识别转换结果均包括语音识别转换的置信度,所述待控制家电设置语音识别转换结果的置信度阈值,当所述待控制家电语音识别转换结果的置信度大于等于该置信度阈值时,取该语音识别转换结果,若所述待控制家电语音识别转换结果的置信度小于该置信度阈值时,取所述网络服务器语音识别转换结果的置信度和所述待控制家电语音识别转换结果的置信度中较大值的语音识别转换结果。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网络服务器存储与语音指令相应的内容和相应交互信息,所述网络服务器根据语音转换结果调用该与语音指令相应的内容或相应交互信息并传送到待控制家电。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还包括对待控制家电唤醒进行接收输入语音状态的唤醒步骤。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输入不能识别的语音信息或不能执行的语音信息时,通过待控制家电进行交互语音,以获取能执行的语音信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构建一种基于互联网语音交互的家电控制系统,包括网络服务器,待控制家电包括连接互联的网络连接模块、输入语音的语音输入模块,所述网络服务器包括进行语音识别转换的第一语音识别转换单元、交互语音库,待控制家电的语音输入模块输入语音,待控制家电通过互联网将所述语音信息传送到所述网络服务器,所述网络服务器的第一语音识别转换单元和所述待控制家电的第二语音识别转换单元并行对接收的语音进行识别转换,所述网络服务器和所述待控制家电共同执行或由所述待控制家电执行该语音识别转换结果。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语音识别转换单元包括进行语音识别的语音识别模块、进行语义识别的语义识别模块,所述语义识别模块根据所述语音识别模块识别的语音再进行语义分析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信利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信利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96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