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管无水电阻焊接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8899.0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2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B.E.卡尔森;P-C.王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1/30 | 分类号: | B23K11/30;B23K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代易宁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无水 电阻 焊接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阻焊接。
背景技术
该部分的陈述仅仅提供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因此,这种陈述不构成对现有技术的承认。
电阻焊接是一种已知的工艺,其中,电流在两个电极之间通过。通常由金属件制成的要结合的工件被放置在电极之间,夹持力施加到电极,在电极之间流动的电流通过工件。工件中的电阻和工件之间的电阻在受到电流时产生足够的热量以便局部地熔化工件。允许工件的熔化部分被冷却,在工件之间产生焊接接头。
点焊是一种已知类型的电阻焊接。其经常涉及两个基本上圆形的铜电极彼此靠近,留下间隙,使工件能够插入其间。随着电流被施加,圆形的电极对工件产生圆形的焊接图案。常用技术采用一系列点焊沿着凸缘和本体结构将工件结合在一起。
发明内容
一种利用焊接装置来进行电阻焊接的装置,其包括热管和焊接电极,所述热管包括中空管,所述焊接电极配合在热管的一部分周围。焊接电极和热管被传导地联接,以便在焊接电极的内表面上传导热量。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以下技术方案。
1. 一种利用焊接装置来进行电阻焊接的装置,包括:
包括中空管的热管;和
配合在所述热管的一部分周围的焊接电极;
其中,所述焊接电极和所述热管被传导地联接,以便在所述焊接电极的内表面上传导热量。
2.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焊接电极和所述热管在所述热管的基本整个所述部分上传导地联接。
3.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定位在所述热管和所述焊接电极之间的形状记忆材料中间件,其中,所述形状记忆材料中间件传导地将所述热管联接到所述焊接电极。
4. 如技术方案3所述的装置,其中,当被加热到转变温度时,所述形状记忆材料中间件转变为训练形状。
5. 如技术方案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训练形状降低所述焊接电极和所述形状记忆材料中间件之间的间隙。
6. 如技术方案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训练形状被选择为改善所述焊接电极和所述形状记忆材料中间件之间的传导接触。
7. 如技术方案4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定位在所述形状记忆材料中间件附近的传感器,以便监测所述形状记忆材料中间件转变为训练形状。
8. 如技术方案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包括监测施加在所述形状记忆材料中间件和所述焊接电极的顶端之间的力的力传感器;并且
其中,监测所述形状记忆材料中间件转变为训练形状包括将施加在所述形状记忆材料中间件和所述焊接电极的顶端之间的力与预先确定的力进行比较。
9. 如技术方案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传感器包括定位为监测所述形状记忆材料中间件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并且
其中,监测所述形状记忆材料中间件转变为训练形状包括将监测到的温度与预先确定的温度进行比较。
10. 如技术方案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焊接装置被操作为基于所述传感器的输出而预先调节所述形状记忆材料中间件。
11. 如技术方案7所述的装置,其中,外部加热装置被操作为基于所述传感器的输出而预先调节所述形状记忆材料中间件。
12. 如技术方案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焊接装置被预先调节为基于先前时间段内的焊接装置的非活性而加热所述形状记忆材料中间件。
13. 如技术方案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形状记忆材料中间件是导电的;并且
其中,所述焊接装置使电流通过所述形状记忆材料中间件。
14.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热管包括第一热管;
其中,所述焊接电极包括第一焊接电极;以及
还包括联接到第二热管的第二焊接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焊接电极和所述第二焊接电极协作地执行电阻焊接。
15.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焊接电极用于电阻点焊。
16. 一种用于电阻焊接的装置,包括:
包括中空管的热管;
配合在所述热管的一部分周围的焊接电极;以及
定位在所述热管和所述焊接电极之间的形状记忆材料中间件;
定位为邻近所述形状记忆材料中间件的传感器;
其中,所述形状记忆材料中间件传导地将所述热管联接到所述焊接电极;
其中,所述形状记忆材料中间件构造成当所述形状记忆材料中间件被加热到转变温度时转变为训练形状,所述训练形状被选择为降低所述焊接电极和所述形状记忆材料中间件之间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88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