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音或振动模式下使特定来电响铃的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28867.0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7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靖君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音 振动 模式 特定 来电 响铃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静音或振动模式下使特定来电响铃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开会、图书馆阅读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很多情况下,用户需要将手机调整至静音或振动状态,以防止打扰他人,给人不礼貌的感觉。而用户手机设置了静音或者振动后,当有来电或信息时则无法再有铃声通知,通常情况下,用户设置了静音或振动模式,但是却并不想使所有的来电都没有铃声通知,而如果用户在设置了静音或振动模式之后,忘记开启标准模式,则很可能错失一些非常重要的来电或信息,或者用户在静音模式下忘记了把手机放于何处,找寻起来也是相当麻烦。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音或振动模式下使特定来电响铃的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目前手机使用过程中因设置了静音或振动模式,而导致重要电话无法接听或因忘记手机放于何处而无法寻找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静音或振动模式下使特定来电响铃的系统,包括CPU、微处理器、号码检测模块和自定义号码存储器,所述号码检测模块与CPU连接,用于检测来电号码是否为自定义号码;所述自定义号码存储器与CPU连接,用于存储自定义号码。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有扬声器和开关控制器,所述扬声器通过开关控制器与微处理器连接,通过微处理器控制扬声器的开启关闭。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有一微处理器连接的振动器,通过该微处理器控制振动器在振动模式下振动。
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有一微处理器连接的铃声存储器,通过微处理器可对应调取铃声存储器中的铃音进行播放。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静音或振动模式下使特定来电响铃的方法,包括步骤:
A、CPU检测到手机来电号码,并将该来电号码发送给号码检测模块;
B、号码检测模块对该来电号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对应发送给CPU;
C、CPU根据检测结果发出控制指令给微处理器,同时微处理器判断手机当前情景模式是否为振动或静音模式,微处理器根据来自CPU的控制指令和当前手机所处的模式进行响铃、振动或静音处理。
优选地,步骤A之前包括:
通过显示屏输入自定义来电号码,并通过CPU对应存储在自定义号码存储器中。
优选地,步骤A包括:
CPU通过无线通讯模块获取手机来电,并从来电信息中对应提取来电号码,将该来电号码发送给号码检测模块。
优选地,步骤B包括:
号码检测模块将来自CPU的来电号码与自定义号码存储器中存储的号码进行比对,判断来电号码是否属于自定义号码,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CPU。
优选地,步骤C包括:
如果来电号码属于自定义号码,则CPU对应产生响应指令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判断当前手机情景模式是否为静音或振动模式,如果是,则微处理器控制开关控制器开启,使扬声器根据设定的铃音进行响铃。
优选地,步骤C包括:
如果来电号码不属于自定义号码,则CPU对应产生响应指令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判断当前手机情景模式是否为静音或振动模式,如果是,则微处理器控制开关控制器关闭或控制振动器进行振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静音或振动模式下使特定来电响铃的系统及方法,通过预先设置自定义号码对应存储在手机中,当来电呼入时,对来电号码进行判断,如果是自定义号码,则对应读取用户预先设置与该来电号码对应的响铃信息,以用户期望的音量或铃声播放通知,从而达到提醒用户的目的。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手机使用过程中因设置了静音或振动模式,而导致重要电话无法接听或因忘记手机放于何处而无法寻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框图。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静音或振动模式下使特定来电响铃的系统,以解决目前手机使用过程中由于设置了静音或振动模式,因忘记开启标准模式,而导致重要电话无法接听以及因忘记手机放于何处而无法寻找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88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