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极阻尼减震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28577.6 | 申请日: | 2012-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1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 发明(设计)人: | 郝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卡路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F16F9/512 |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9 | 代理人: | 安纪平 |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极 阻尼 减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阻尼减震控制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车用阻尼减震液压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无极阻尼减震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铰接式客车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在国内外大中城市中逐渐得到推广应用,铰接式客车一般由前后车厢,连接前后车厢的车棚及底盘铰接系统组成,底盘铰接系统一般由转盘轴承、前架、后架和液压系统组成,其中液压系统提供阻尼缓冲作用,使得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尽量保持平稳,液压缓冲系统是影响铰接式客车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所述液压系统一般由设置于所述转盘轴承和前架与后架间的液压缸(减震器)组成,前架和后架通过转盘轴承实现相互转动,进而实现铰接式客车的转弯。液压缸一般包括缸筒、活塞和活塞杆等,其活塞杆一端固定连接前架,缸筒另一端固定连接后架,液压缸主要是通过液压阻尼为车辆转弯提供阻尼,防止车辆侧滑,而车辆在转弯过程中,必然有一个液压缸拉伸,另一液压缸收缩,现有技术中,往往是通过液压缸铰接系统提供阻尼的力臂变化来设定其压力大小,而铰接式客车在行驶过程中,在转弯达到一定角度时,液压缸内的压力变换是跳跃式的,因而力矩的过渡往往也是跳跃式的,对车辆铰接系统的阻尼作用会出现过大或过小的阻尼缺陷,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无极阻尼减震系统,其通过电控单元根据系统中的压力及角度的变化进行的逻辑演算控制比例阀的开度,从而精确地调节铰接系统中的阻尼,使车辆行驶中阻尼控制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极阻尼减震系统,包括液压缸,储油箱,以及设于液压缸和储油箱间的吸油管路和排油管路,所述吸油管路和排油管路上分别设有单向阀,所述排油管路上还设有比例阀,所述无极阻尼减震系统还包括压力变送器,角度传感器及电控单元,所述电控单元信号连接所述压力变送器和角度传感器,并根据压力变送器和角度传感器传送的信号值进行逻辑演算,根据演算结果控制所述比例阀的开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阀包括设于所述排油管路上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以及设于所述吸油管路上的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
所述液压缸包括缸套,可滑动地设于缸套内活塞和活塞杆,所述缸套包括有杆腔和无杆腔。
所述排油管路上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分别连通所述有杆腔和无杆腔上。
所述压力变送器设于所述排油管路中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下游,所述比例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压力变送器的下游。
所述压力变送器用于检测所述排油管路中的压力,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的转弯角度。
所述排油管路上还设有安全阀,该安全阀与所述比例阀并联在所述压力变送器的下游。
所述排油管路的安全阀的下游还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是两位三通阀。
所述电控单元中预设有压力随角度变化的理想曲线,当电控单元监测到的压力信号和角度信号形成的实际变化曲线与理想曲线不一致时,所述电控单元将根据实际变化曲线与理想曲线间的差额控制比例阀的开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无极阻尼减震系统通过在电控单元中预设压力随角度变化的理想曲线,并将实际检测到的变化曲线与理想曲线进行对比演算,根据两者间的差额控制比例阀的无极调节,从而使车辆行驶或转弯过程中液压缸向铰接系统提供适合的阻尼缓冲力,使得车辆保持理想的阻尼效果,保证车辆行驶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无极阻尼减震系统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无极阻尼减震系统的电控单元中预设的压力随角度变化的理想曲线及实际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无极阻尼减震系统包括液压缸1和储油箱2,以及设于液压缸1和储油箱2间的吸油管路3和排油管路4,所述液压缸1设于铰接车的前架和后架(图未示)间,包括缸套11、活塞12和活塞杆13,所述活塞12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缸套11中,并将所述缸套11分为有杆腔14和无杆腔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卡路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伊卡路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85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