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地面效应试验的转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8376.6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4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聂诗良;韩宾;冯月晖;李磊民;要小鹏;谭先吉;张海涛;陈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1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地面 效应 试验 转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地面效应试验的转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车轮的驱动装置为轮转机构通过一系列的传动装置来实现的,存在以下缺点:一、维护工作量大;二、承载能力低;三、发热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地面效应试验的转轮装置,它能吸收冲击、振动,减小维护工作量,散热性能好,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驱动电机1、金属膜片挠性联轴器2、主动滚筒3、离合器刹车片4、从动滚筒5、钢带6、双列角接触轴承7、直线导轨8、滚动直线导块9、支撑轴承座10、弹簧11、电动推杆12、调心球轴承13、气浮垫14、气浮垫座15、边缘检测传感器18、张力传感器19,驱动电机1通过金属膜片挠性联轴器2与主动滚筒3连接,主动滚筒3的两侧均设置有双列角接触轴承7,张力传感器19设置在双列角接触轴承7的支撑座的下侧且与底座连接,离合器刹车片4设置在主动滚筒3右侧,主动滚筒3的前侧设置有从动滚筒5,钢带6设置在主动滚筒3与从动滚筒5上,边缘检测传感器18设置在钢带6的下边缘,从动滚筒5的两端均设置有调心球轴承13,调心球轴承13安装在支撑轴承座10上,弹簧11与电动推杆12串联,弹簧11的一端设置在支撑轴承座10的内部,支撑轴承座10安装在滚动直线导块9上,滚动直线导块9安装在直线导轨8上,气浮垫座15设置在主动滚筒3与从动滚筒5之间且在钢带6的下侧,气浮垫14安装在气浮垫座15上。
所述的主动滚筒3、从动滚筒5的表面均设置有数个环形槽16。
所述的从动滚筒5的边缘倒角。
所述的气浮垫14的中心设置有三十一个第一节流器17-1,其外围设置有二十个第二节流器17-2,其顶点处各设置有三个第三节流器17-3,第一节流器17-1的孔径为0.2mm,第二节流器17-2的孔径为0.1mm,第三节流器17-3的孔径为0.15mm。
所述的边缘检测传感器18为U形或对射形。
本发明将驱动电机1通过金属膜片挠性联轴器2与主动滚筒3连接,既可吸收部分冲击、振动,又可减小维护工作量,主动滚筒3通过钢带6传动给从动滚筒5。汽车轮胎正压于钢带6正中,通过轮胎与钢带6的摩擦力实现对车轮的驱动。离合器式刹车片4与主动滚筒3相连,用于紧急制动。主动滚筒3两端采用双列角接触轴承7支撑,能够承受很高的径向力,同时也能够承受轴向力。从动滚筒5两端采用调心球轴承13支撑,可允许最大2-3°的轴线偏斜,使从动滚筒5同轴度装配要求降低,并为电动推杆12对钢带张力的调节提供自由度。从动滚筒5的支撑轴承座10安置于滚动直线导轨滑块9之上,实现从动滚筒5与主动滚筒3之间轴线距离的调节,配合调心球轴承13使从动滚筒5具有单侧直线滑动的功能。当钢带6向某侧跑偏时,通过边缘检测传感器18感应,该侧的电动推杆12通过边缘检测传感器18和张力传感器19检测来增加钢带6的张紧力,实施纠偏动作。当钢带6温度升高时,弹簧11可以弥补钢带6的伸长量,还起减震的作用,弹簧推力基本保持恒定,钢带对滚筒的正压力近似不变。调心球轴承13能够承受很高的径向力,同时也能够承受轴向力。钢带6与气浮垫14用气膜隔离,避免了钢带6与气浮垫14之间产生滑动摩擦,减小钢带6运动阻力和发热量,也可保证钢带的平整度。为防止运转时与轮缘表面间形成气垫,在主动滚筒3、从动滚筒5的表面均设置有数个环形槽16。
本发明能吸收冲击、振动,减小维护工作量,散热性能好,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主动滚筒3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从动滚筒5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部放大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气浮垫1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83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电驱动工况仿真试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压差阀性能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