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配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8318.3 | 申请日: | 201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9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龙国庆;朱嵩;汤东升;罗必雄;彭雪平;乔旭斌;匡俊;毛卫兵;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8F25/02 | 分类号: | F28F2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茹;曾旻辉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大型 逆流 自然通风 冷却塔 方法 | ||
1.一种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配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建立其中一个喷头的三维几何模型以及建立配水管的三维几何模型;
设置第一边界条件;其中,所述第一边界条件包括:配水管进水侧截面的水流压力和水流流速、所述喷头的水流压力和水流流速、所述配水管内管壁表面的水流压力和水流流速;
根据所述第一边界条件、预设的第一配水管流量、湍动能方程和湍流耗散函数方程,获取所述喷头的三维几何模型进水侧与喷头测的压力差;
根据所述压力差和所述喷头处的水流流速,获取所述喷头的水流阻力系数;
设置第二边界条件;其中,所述第二边界条件包括:所述配水管进口测的水流压力、配水管的管壁粗糙度、喷头的过流面积以及所述喷头的水流阻力系数;
根据所述第二边界条件、预设的第二配水管流量、所述湍动能方程和所述湍流耗散函数方程,获取所述喷头的水流量;
根据所述喷头的水流量、冷却塔的喷头数以及冷却塔的淋水区域总面积,获得冷却塔的淋水密度;
当所述冷却塔的淋水密度小于预设的淋水密度时,增大配水管进水测水流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配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压力差和所述喷头处的水流流速,获取所述喷头的水流阻力系数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公式获取所述喷头的水流阻力系数;
其中,ΔP为所述压力差;ξ为所述喷头的水流阻力系数;ρ为水的密度;V为所述喷头处的水流流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配水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存在多个所述预设的第一配水管流量时,在所述根据第一边界条件、预设的第一配水管流量、湍动能方程和湍流耗散函数方程,获取所述喷头的三维几何模型进水侧与喷头测的压力差的步骤中,得到多个压力差;
在所述根据压力差和所述喷头处的水流流速,获取所述喷头的水流阻力系数的步骤中,得到多个所述喷头的水流阻力系数;
以多个所述喷头的水流阻力系数的平均值作为所述第二边界条件中的喷头的水流阻力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配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冷却塔的淋水密度小于预设的淋水密度时,还进行步骤:发出报警提示。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配水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建立配水管的三维几何模型的步骤中,对所述冷却塔中相互对称的其中一半配水管建立配水管的三维几何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831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刻设备和部件
- 下一篇:兼容性增强的连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