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低碳毛精纺呢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28286.7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8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黄春洪;倪明玉;何颖;董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鹿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4 | 分类号: | D04B1/14;D02G3/04;D02G3/28;D06B1/04;D06B3/10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9 | 代理人: | 孙高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低碳毛 精纺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具体涉及立体低碳毛精纺呢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和环境问题关注程度的加深,“低碳生产”、“绿色产品”、“生态纺织品”等概念也大举进入国际纺织品与服装贸易领域,各国对纺织品制作过程中“低能耗”越来越重视,目前虽然毛精纺呢要求多样化,但是生产过程周期长,工艺流程长而复杂,羊毛、化纤染色、面料整理温度高、时间长,要用到大量的水、电、汽,整理工艺要反复进行,人力和物力上消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周期短、工艺条件温和、能耗低、品质手感高的立体低碳毛精纺呢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毛精纺呢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成品色条的制作→精纺纱的纺制→织造→整理;
所述成品色条的制作,其步骤为:羊毛和葆莱纤维派丝特(parster,购自“上海联吉合纤有限公司”)的前处理→羊毛和葆莱纤维派丝特分别染色→复洗→烘干→混条→头针→二针→复精梳→条筒针梳→末道针梳成品条;
所述精纺纱纺制,其步骤为:混条→头针→二针→三针→四针→粗纱→细络联→并线→倍捻;
所述织造,其步骤为:花版制作→纱线排筒→圆机织造;
所述整理,其步骤为:液流洗呢→湿坯定型→刷剪→烫蒸。
所述羊毛和葆莱纤维派丝特的前处理,其步骤为:去除杂质和异色纤维,按羊毛质量百分含量50~55%与葆莱纤维派丝特松好球,备用。
成品色条的制作→精纺纱的纺制→织造→整理;
所述成品色条的制作,其步骤为:羊毛和葆莱纤维派丝特的前处理→羊毛和葆莱纤维派丝特分别染色→复洗→烘干→混条→头针→二针→复精梳→条筒针梳→末道针梳得成品色条;
所述精纺纱纺制,其步骤为:混条→头针→二针→三针→四针→粗纱→细络联→并线→倍捻;
所述织造,其步骤为:花版制作→纱线排筒→圆机织造;
所述整理,其步骤为:液流洗呢→湿坯定型→刷剪→烫蒸。
所述羊毛和葆莱纤维派丝特的前处理,其步骤为:去除杂质和异色纤维,按羊毛质量百分含量50~55%与葆莱纤维派丝特松好球。
所述织造步骤中,圆机织造步骤是正面横向采用5-6个线圈,纵向采用反面长浮线集结在一起,形成若干个间隔排列的凸起,相邻的凸起之间采用平针制作。
所述精纺纱纺制中,粗纱步骤中,粗纱机最低搓捻速度为5-6次/秒。
所述织造步骤中,纱支采用48/1单纱和80/2股纱交错织造,结构上采取了内紧外松的方式,单纱捻系数为86±3,股线捻系数为99±3;蒸纱温度为70±3℃,蒸纱时间为40-45min,蒸纱结束后自然晾干。
所述整理步骤中,液流洗呢温度从40℃按2℃/min升温至100±10℃,保温60±5min,自然降温至70±5℃后,用65±5℃温水冲清10~15min。
所述整理步骤中,烫蒸过程中参数为:面料行进速度为15±3m/min,面料喂入张力为10±2千克力(98.1±19.62牛顿),冷却导带张力为1±0.1千克力(9.81±0981牛顿),蒸汽压力为0.1±0.01帕,面料张力为5±0.5千克力(49.05±4.905牛顿)。
所述圆机织造步骤优选22针圆机织造,张力低,效率高,容易制造,且耗电量低。
本发明有益效果:
1)织造采用局部集结法和浮线穿跃法共同来达到产品的立体性。普通的产品是按正常线圈以罗纹的形式排列而成,而本产品是采用5-6个线圈在正面(上层)横向和纵向采用反面(下层)长浮线集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凸起的花型,在凸起的小花型之间采用平针制作,同时在同花型的一个大单元组织里设计两个小单元,此产品与普通产品相比立体感超强,有其独特的肌理和质感,通过其特有的组织结构、工艺方法充分展现了此面料的另一种艺术美。该类产品还具备了正装和休闲面料的两面性,适合范围广,是一种新型的服装面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鹿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鹿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82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