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体双侧经穴阻抗谱同步测量方法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28282.9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5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苏密勇;谭永红;王子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密勇 |
主分类号: | A61B5/053 | 分类号: | A61B5/0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经穴 阻抗 同步 测量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经络穴位电阻抗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体双侧经穴阻抗谱的同步测量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现代研究发现,人体经络穴位具有低阻抗、高电位的特点。特别是发现了双侧经络同名穴阻抗平衡度与脏腑机能状态存在相互关联的电特性。具体是当人体五脏六腑处于健康状态时,经络左右同名穴的电阻基本相同,当腑脏发生病理改变时,往往引起相关经络左右同名穴的电阻的不平衡加大的变化。经穴这种电特性规律与经络中的“人体气血平衡则健康;气血失调紊乱则趋病”的学说相互佐证与证实,并且还初步验证了中医学中的“经脉-脏腑相互关联”的理论。研究人员根据经络这些电阻抗特性,研究出许多脏腑疾病诊断方法与装置。比如申请号为200410027549.6,200610046152.0,200710063276.4等的中国专利。有些成果已经转化成商品,比如四川贝士德健康咨询管理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系列中医经络检查仪,北京灵枢经络诊断技术研究所生产的JL2000经络图示仪等等。这些设备,为人们研究经络本质提供了新的工具,推进了经络诊断客观量化的研究进展。但是相关装置只处于实验研究阶段或者是很小范围的辅助诊断应用,还未见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总结其原因,在于目前的双侧经络穴位阻抗测量方法与装置还存在如下缺点:
(1) 测量的内容单一,只限定于单个频率的阻抗(含直流电阻),单频阻抗只是整个频率响应函数上的一个点的值,获取的信息有限;
(2) 测量的方法往往是二电极法,测量结果容易受电极与皮肤的接触电阻的影响;
(3) 双侧经穴阻抗通常采用的是简单的单通道分时复用的测量方式;双侧阻抗由于还同时受到血液循环、呼吸等瞬息变化的生理活动的干扰而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双侧的比较应该用同一时刻的测量结果来比较,以消除共同的干扰,而用不同步测量的结果来比较,结果很可能会把干扰放大而得不到双侧真正的阻抗差值,双侧失去可比性;
(4) 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不能很好的滤除各种背景噪声;
(5) 所用的激励信号往往是方波、脉冲等,存在信噪比不高等缺点;
(6) 测量时,双侧经络的划分还没形成合理统一的约定,没有形成统一的测试标准,导致相关装备测试结果之间无法比较。
上述缺点中,特别是第三个缺点,由于测量方法的研究上未能获得突破,能够实现双侧经穴严格同步且同等刺激并且能够对响应信号进行同步并行采集的方案或设备未见有报道。总而言之,上述各种技术缺点,影响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进而导致现有设备还未得到广泛应用于临床当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人体双侧经穴阻抗谱同步测量方法与装置,该测量方法与装置能够实现人体双侧经络穴位阻抗谱无偏的同步的测量,并将为为经络电特性的研究,特别为人体五脏六腑生理病理状态与双侧经络阻抗平衡度的关系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测试设备。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人体双侧经络穴位阻抗谱同步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经络左右侧的划分:左右侧的分界线为人体中位线,左右侧同名穴的公共参考点为人体中位线上的一个点,公共参考点设定在额中穴,或者背部的大椎穴等位置,经络左右侧阻抗也就是左右侧同名穴(包含上肢、下肢同名穴)分别与公共参考点之间经络段的阻抗。十二经脉双侧同名穴对公共参考点是等距离的,而且分段后双侧又恰处于没有重叠的情况,增加双侧阻抗的可比性。
(2)、双侧经络穴位阻抗谱同步测量电极方案:
设计了一种五电极法的方案:具体包含一个激励电极、一个接地电极、一个测量公共电极、两个测量电极;公共电极接人体中位线上的公共参考点,两个测量电极分别接双侧待测同名穴(四肢最末端穴位的内侧穴位),刺激电极与接地电极分别放置于两个测量电极外侧同一经线的同名穴(比如井穴)上。因此双侧经穴在激励电极和接地电极间,构成电流回路,属串联连接方式,流过的电流相等,即同时同等激励。双侧的响应电压就是双侧测量电极分别与公共电极之间的压降。那么同步拾取双侧响应信号同时拾取串联在回路中电流采样电阻两端的压降,即可实现双侧经络穴位阻抗谱同步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密勇,未经苏密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82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杆式门禁装置的自动上杆机构
- 下一篇:道岔板测量精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