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按钮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8277.8 | 申请日: | 201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0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竹内正次;中川裕大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13/48 | 分类号: | H01H13/4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钮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子设备的输入操作部的按钮开关。
背景技术
作为电子设备的输入操作部的信号用开关,使用通过按压使可动触点伴随喀哒感而进行动作的按钮开关。图7是以往的按钮开关的剖视图。图8是以往的按钮开关的外观立体图。图9是以往的按钮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壳体1形成为其上表面开口的箱型且具有凹部。壳体1由绝缘树脂制成。在壳体1的凹部的内底面上固定有中央触点2和外侧触点3。与中央触点2相连的端子2A和与外侧触点3相连的端子3A分别延伸设置在壳体1的外方。
可动触点4由弹性薄板金属制成,且向在上方为凸形而形成为圆顶状。可动触点4的外周的下端载置在外侧触点3上,可动触点4配置在凹部内。可动触点4的圆顶状的顶点部的下表面与中央触点2空出间隔地对置。
保护片5为绝缘膜,在保护片5的下表面的整面上形成有粘接层5A。壳体1在周边具有壁部1A。保护片5以将壳体1的凹部的上方覆盖的方式通过粘接层5A粘接保持在壁部1A的上表面。
接下来,对以往的按钮开关的动作进行说明。经由保护片5从上方对可动触点4的圆顶状的顶点部进行按压。若按压力超过规定的大小,则圆顶状的中央部分伴随喀哒感而弹性反转为向下方的凸形,可动触点4的中央部分的下表面与中央触点2相接触。由此,中央触点2与外侧触点3之间经由可动触点4导通,从而成为开关接通的状态。
此外,当解除所施加的按压力时,可动触点4的圆顶状的中央部分伴随喀哒感而弹性恢复为原来的上方凸形。其结果是,可动触点4的中央部分从中央触点2分离,中央触点2与外侧触点3之间成为绝缘状态,恢复为开关断开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按钮开关具有通过按压进行电连接的开关触点部、在周围具有壁部且在由壁部围成的凹部内收纳开关触点部的壳体、覆盖凹部的保护片。保护片和壳体的壁部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作为第一熔敷部位而被熔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4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俯视图。
图4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其他按钮开关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其他按钮开关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其他按钮开关的俯视图。
图7是以往的按钮开关的剖视图。
图8是以往的按钮开关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以往的按钮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近年来,电子设备的小型轻量化得以发展,对搭载于其上的电子部件的小型化要求也有所提高。如图7~图9所示,以往的按钮开关的保护片5通过粘接层5A保持在壳体1的壁部1A的上表面上。因此,若小型化,则保护片5的粘接层5A和壳体1的壁部1A的上表面的接触面积变小。其结果是,保护片5难以稳定地保持在壳体1上。
以下,使用图1~图6说明本发明的按钮开关。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图4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俯视图。图4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其他按钮开关的俯视图。
按钮开关具有通过按压进行电连接的中央触点2、外侧触点3及可动触点4。由中央触点2、外侧触点3及可动触点4构成开关触点部。按钮开关还具有在周围具有壁部11A且在由壁部11A包围的凹部内收纳开关触点部的壳体11、覆盖凹部的保护片15。保护片15和壳体11的壁部11A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设置在周缘部与上表面之间的线状的第一熔敷部位21熔敷。
壳体11形成为其上表面开口的箱型,具有由壁部11A围成的凹部。壳体11由绝缘树脂制成。金属制的中央触点2和金属制的外侧触点3由形成壳体11的树脂镶嵌成形而固定在凹部的内底面上。与中央触点2相连的端子2A和与外侧触点3相连的端子3A分别延伸设置于壳体11的外方。
可动触点4由弹性薄板金属制成,其上方为凸形而形成为圆顶状。可动触点4的外周的下端载置于外侧触点3上,可动触点4配设在凹部内。可动触点4的圆顶状的中央部的下表面与中央触点2空出间隔地对置。由中央触点2、外侧触点3及可动触点4构成的开关触点部收纳在壳体11的凹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82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欠平衡钻井用高温硬胶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气体绝缘开关设备的泄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