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假单胞菌及其在促进中国枫香生长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7441.3 | 申请日: | 201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6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艳;陈凤毛;任嘉红;徐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9K17/00;C12R1/39;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假单胞菌 及其 促进 中国 枫香 生长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肥料领域中的微生物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国枫香根际高效解磷荧光假单胞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中国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为金缕梅科枫香亚科枫香属的高大落叶乔木,别名为枫木、黑饭木、香枫等。是我国重要的乡土树种,也是亚热带地区优良速生落叶阔叶树种,其适应性广、生长迅速,为典型的荒山先锋树种。维护地力效果明显,生态效益好,是人工林树种结构调整的首选树种之一,也是很有潜力的造林绿化树种。在观赏、药用、用材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枫香在生产、科研上备受重视。
中国枫香生长快,耗水耗费量大,种植枫香的林地往往容易导致土壤养分缺乏。就影响枫香生长的养分因素来看,土壤中有效磷含量高低是制约枫香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对木材需求量的巨增,森林资源的逐步匮乏,速生枫香的种植量明显上升。最初仅作为观赏树种和科研林木,后来逐渐被引种为绿化树种,现在作为缓解木材和林产品需求紧张的主要树种,枫香被广泛种植。枫香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
磷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植物能够直接吸收的磷很少,故磷常常成为植物营养的限制因素。溶磷微生物广泛分布于土壤,是一类能够减少磷肥固定、提高磷肥利用率和溶解土壤难溶磷的微生物群,在转化土壤难溶磷,保持土壤磷平衡,提高磷肥利用率,促进作物生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经被世界公认为廉价高效环保型的土壤磷活化的生物措施(毕江涛,2009)。
磷的释放主要与土壤pH值、土壤氧化还原反应、微生物分泌物以及有机物质的分解等因素有关,是多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杜振宇,2010;杨苞梅,2010)。解磷细菌作为土壤磷循环中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能够改善中国枫香的磷素供应,加快中国枫香的生长。
目前,有关中国枫香根际高效解磷细菌菌株的筛选及应用研究未见报道。因此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就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并成为众多学者热点关注的核心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国枫香根际高效解磷荧光假单胞菌。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中国枫香根际高效解磷荧光假单胞菌的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2011年4月23日,从安徽省黄山市稽灵山公园中国枫香根际土壤中,筛选获得了一株高效解磷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FXW-HS7A。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菌种保藏号:CCTCC M 2012260,保藏日为2012年7月1日。
CCTCC M 2012260菌株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菌落较小,浅黄,圆形;菌体直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大小约0.43×0.64μm~1.89×2.00μm,无芽孢,有鞭毛;好氧,氧化酶反应阳性,接触酶试验阳性,淀粉水解阴性,M.R.和吲哚试验阴性,V.P.试验阳性;明胶液化阳性,硝酸还原试验阴性,产氨和硫化氢试验阴性,柠檬酸盐生长试验阳性。
CCTCC M 2012260菌株16SrDNA基因序列,见SEQ ID No.1所示。将所测16SrDNA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BLAST比对,结果表明:菌株CCTCC M2012260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同源性都很高,与P.fluorescens的相似度为99%。结合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CCTCC M 2012260菌株可将土壤中难溶性无机磷转变为有效态磷供中国枫香吸收,促进中国枫香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74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