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增湿燃料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26221.9 | 申请日: | 201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0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浩;朱艾成;刘发喜;董文超;王益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冰城电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 | 分类号: | H01M8/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王新春 |
地址: | 2123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 ||
1.一种自增湿燃料电池,它由至少两个燃料电池单体叠加而成,每个燃料电池单体依次含有阳极流场板(100)、膜电极(200)和阴极流场板(300),其特征在于:每个燃料电池单体膜电极(200)至少由增湿区(202)和反应区(203)两部分构成,每个燃料电池单体阳极流场板(100)至少由阳极增湿流场(102)和阳极气体反应流场(103)两部分构成,每个燃料电池单体阴极流场板(300)至少由阴极增湿流场(302)和阴极气体反应流场(303)两部分构成;阳极增湿流场(102)、膜电极增湿区(102)、阴极增湿流场(302)位置相互对应;阴极反应气体流经阴极气体反应流场(303)后穿过膜电极流经阳极增湿流场(102)后流出电池;经过膜电极反应区(203)的阴极反应尾气所携带的水蒸气能够透过膜电极增湿区(202)为阴极反应气体和阳极反应气体中至少一种进行增湿。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增湿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料电池单体膜电极(200)包含增湿区(202)和反应区(203),反应区(203)至少由阳极扩散层(211)、阳极催化层(212)、质子交换膜(213)、阴极催化层(214)、阴极扩散层(215)五层构成,增湿区(202)至少由阳极支撑层(216)、质子交换膜(213)、阴极支撑层(217)三层组成,膜电极(200)上布置有气体通孔(204),能够使阴极反应气体从阴极流场板(300)上的阴极气体反应流场(303)进入到阳极流场板(100)上的阳极增湿流场(102)。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增湿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流场板(100)上的阳极增湿流场(102)和阳极气体反应流场(103)通过阳极密封件(106)相互隔离以避免阳极气体与阴极气体相互混合,所述的阴极流场板(300)上的阴极增湿流场(302)和阴极气体反应流场(303)通过阴极密封件(306)相互隔离以保证阴极气体按照设计的流动方式流动。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增湿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流场板(100)面向膜电极(200)的一侧有阳极增湿流场(102)和阳极气体反应流场(103),背向膜电极一侧上有燃料电池冷却流场。
5.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增湿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极流场板(300)面向膜电极(200)的一侧有阴极增湿流场(302)和阴极气体反应流场(303),背向膜电极一侧上有燃料电池冷却流场。
6.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自增湿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流场板(100)面向膜电极(200)的一侧有阳极增湿流场(102)和阳极气体反应流场(103),背向膜电极一侧上有上一个单体电池的阴极增湿流场(302)和阴极气体反应流场(303),此阳极流场板(100)又同时作为上一个单体电池的阴极流场板(300)。
7.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自增湿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阴极流场板(300)面向膜电极(200)的一侧有阴极增湿流场(302)和阴极气体反应流场(303),背向膜电极一侧上有下一个单体电池的阳极增湿流场(102)和阳极气体反应流场(103),此阴极流场板(300)又同时作为下一个单体电池的阳极流场板(100)。
8.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增湿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反应气体为氢气或含氢气的混合气体,所述的阴极反应气体为氧气或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冰城电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冰城电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622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产纤维素纤维幅的方法
- 下一篇:卷圆收口式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