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红外视觉传感的窄间隙焊接监控及焊缝偏差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25926.9 | 申请日: | 2012-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4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加友;朱杰;叶利利;杨茂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3K9/095 | 分类号: | B23K9/095;B23K9/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红外 视觉 传感 间隙 焊接 监控 焊缝 偏差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基于红外视觉传感的窄间隙焊接监控及焊缝偏差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窄间隙电弧焊可分为窄间隙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窄间隙埋弧焊、窄间隙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等多种工艺,其中以窄间隙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简称窄间隙MIG/MAG焊)的利用率为最高。窄间隙MIG/MAG焊是一种在窄坡口条件下进行的多层焊接方法,一般以每层单道或每层双道的自动方式施焊,具有坡口形状简单、焊缝截面积小、焊接效率高、能耗少、焊接热输入低、焊接热影响区小、接头韧性好等优点,在大厚度钢板焊接中优势明显,但也存在着坡口侧壁熔合和焊缝跟踪两大技术难题。另外,窄间隙焊接坡口窄、电弧弧光强、烟尘集中,难以人工方式监控焊接过程。
为了解决窄间隙坡口侧壁熔合问题,国内外先后开发出多种工艺技术,典型的有:摇动电弧窄间隙焊(专利号为ZL 200810236274.5、名称为“摇动电弧窄间隙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接方法及焊炬”)、旋转电弧窄间隙焊(专利号为ZL 200510038527.4、名称为“空心轴电机驱动的旋转电弧窄间隙焊接方法及装置”)、超窄间隙焊、双丝窄间隙焊等。但是在焊接过程中,往往受到坡口加工误差、工件装配误差、接缝固定曲率、焊接热变形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焊炬中心偏离接缝中心(即出现所谓的焊缝偏差),如果对焊缝偏差不及时地进行调整,将会影响焊接质量。也就是说,即使采用了合适的熔透控制技术,如果不能保证焊炬中心线与工件坡口中心的严格对中,坡口两侧壁的均匀熔透实际上也无法保证。因此,开发适用于窄间隙焊接应用的过程监控和焊缝跟踪技术,已成为能否保证其焊接质量的关键。
传感技术又是实现焊缝跟踪的关键。焊缝跟踪传感方法一般有接触式、电弧式、电磁式、光电式、视觉式等多种。其中,视觉传感器因其具有与工件不接触、信息量大(可兼作监控)、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适用坡口形式多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最有发展前景的传感方法。目前,常用的视觉传感器分为电荷耦合器件(CCD)式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式两种,可将不同强度的光线信号转换为不同幅度的图像信息。与CCD式相比,CMOS传感器具有芯片集成度高、功耗低、响应速度快、动态范围广(可达120dB)等优点,可采用“线性+对数”的图像信号放大模式,能对低亮度信号线性放大而对高亮度信号则进行对数放大,在保证低亮度区域图像对比度的同时尽可能地扩展动态范围,因此特别适合在像焊接这种明暗对比程度高的环境中工作。
关于窄间隙焊接的视觉传感技术研究不多。经文献检索,在名为“基于面阵CCD图像处理的窄间隙焊自动跟踪系统”(张富巨等,焊接技术,2000年,第29卷,第6期,36~37页)一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面阵CCD图像处理的窄间隙焊自动跟踪系统,其构成包括工业控制计算机、CCD摄像机、图像采集卡、镜头、减光和滤光系统等。该系统利用弧光的作用,使坡口内部近坡口棱边处(无焊枪遮挡部分)呈现出几乎一致的白色,而坡口外的工件表面和棱边处呈现出一致的黑色,通过计算白色条纹到窗口边缘的距离与标定的距离差,实现窄间隙焊缝跟踪。该方法存在的缺点是:(1)CCD摄像机动态范围小,图像质量欠佳;(2)采集的图像不是直接的电弧区域图像,即传感检测位置与电弧实际位置不同步,降低了传感检测精度;(3)功能单一,不能同时监测熔池和电弧信息。
在名为“一种窄间隙焊接被动光视觉传感器的研究”(许平非等,电焊机,2010年,第40卷,第3期,37~39页)一文中,提出了一种窄间隙红外CCD视觉传感系统,其构成包括计算机、CCD摄像机、图像采集卡和滤光系统等。该系统利用红外CCD摄像机,配用中心波长为920nm的窄带滤光片,采集焊接区域图像,来观测窄间隙焊接过程。该方法存在的缺点是:(1)采用的CCD摄像机,动态范围小、响应速度较慢,影响焊接实时监控和动态分析效果;(2)仅进行窄间隙焊接过程的实时监测,未见实现焊缝的同步跟踪控制。
在专利申请号为200910076527.1、名称为“基于视觉检测的窄间隙电弧焊接在线决策方法”中,公开了一种焊枪偏移调整(即为焊缝跟踪控制)方法,通过CCD视觉传感器检测电弧摆动幅度中心(即电弧摆动中心)和焊缝宽度中心(即焊缝中心),当检测到电弧摆动中心与焊缝中心不重合时,即对焊枪位置进行调整。该方法存在的缺点是:(1)只针对摆动电弧应用场合,工艺适用范围窄;(2)需要通过多次边缘和位置检测才能获取焊缝偏差信息,图像处理工作量大,决策繁琐费时,影响焊缝跟踪控制的实时性;(3)采用CCD视觉传感方式,图像质量欠佳,影响检测精度。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59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