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向阵列超声波异动目标监测系统及运动轨迹追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5831.7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6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郑伟;鲁奇;路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5/04 | 分类号: | G01S15/04;G01S15/58;G08B13/16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侯懋琪;侯春乐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向 阵列 超声波 目标 监测 系统 运动 轨迹 追踪 方法 | ||
1.一种全向阵列超声波异动目标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它由球形支架(1)和多个探测器(2)组成;多个探测器(2)设置于球形支架(1)所形成的球体表面上,所述探测器(2)为超声波收发一体式传感器,探测器(2)发射超声波的方向与球体的径向方向重合,且各个探测器(2)与球心之间的距离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阵列超声波异动目标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球形支架(1)所形成的球体表面上,按等角度差设置多条经线和纬线,探测器(2)设置于经线和纬线的交点处,且探测器(2)数量与经线和纬线的交点数量一一对应。
3.一种基于全向阵列超声波异动目标监测系统的运动轨迹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
1)在球形支架(1)上布置多个探测器(2);
2)根据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知识,确定各个探测器(2)对应的监测区域;
3)按各个探测器(2)的位置相邻关系,将球面上的多个探测器(2)的位置映射为一探测器二维位置关系表;
4)以探测器二维位置关系表上的某一探测器(2)为起点,另一探测器(2)为终点,在探测器二维位置关系表上勾画一条连接起点和终点的路径,该路径串起所有的探测器(2)且路径与每个探测器(2)仅相交一次;控制各个探测器(2)按勾画出的路径依次工作并获取各个探测器(2)采集到的数据;当所有探测器(2)都完成一次运行后,即完成了一个扫描周期,然后从起点开始,重新进行下一个扫描周期的操作;
5)运行过程中,若某一监测区域范围内的结构体出现形变,或某一监测区域范围内有物体在移动,则该监测区域对应的探测器(2)采集到的数据就会发生变化,系统据此确定该监测区域范围内有非法侵入的物体,或结构体出现形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全向阵列超声波异动目标监测系统的运动轨迹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探测器(2)初次运行前,按设定的静态优先级为各个探测器(2)分配工作时长,静态优先级较高的探测器(2)工作时长相对较长,静态优先级较低的探测器(2)工作时长相对较短;
步骤5)中,若某一探测器(2)的数据发生变化,该探测器(2)记为A探测器(2),按动态优先级重新计算各个探测器(2)的工作时长,为A探测器(2),和探测器二维位置关系表上A探测器(2)周围的多个探测器(2)分配更多的工作时长;
当由结构体形变和非法侵入的物体引起的探测器(2)数据变化消除后,将各个探测器(2)的工作时长恢复为由静态优先级确定的工作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全向阵列超声波异动目标监测系统的运动轨迹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二维位置关系表上A探测器(2)周围的多个探测器(2),分别取探测器二维位置关系表上A探测器(2)的正上方、正下方、正左方和正右方四个方向上与A探测器(2)相邻的四个探测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583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