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展放架及其展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5793.5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97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邹玉英;秦剑;布春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00 | 分类号: | B65H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展放架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展放钢绞线的展放架及其展放方法。
背景技术:
预应力钢绞线由丝径5~7mm的多股钢丝捻制而成,自身刚度及卷绕绷紧力均很大,出厂状态为机器卷制的盘卷,内径80cm,厚度75~76cm,外径随每卷重量不同在100~140cm左右,重量1~4.5t,长度900~4000m,使用8根钢带绑扎。钢绞线在展放前需要将钢带去除,由于钢绞线的自身刚度及卷绕绷紧力,一旦失去钢带箍筋的约束卷径将迅速扩张,出现错层、乱股的现象,为后续展放带来很大困难,甚至发生部分线段因弯曲变形而报废的情况。
预应力钢绞线卷为一根钢绞线卷绕而成,卷盘内、外各有一个端头,其展放有从外圈到内圈和从内到外两种方法。外圈展放需要配备内支撑轴架,并配以外部约束散卷的机构。内支撑轴架须能承受钢绞线卷自重并能够灵活旋转,约束机构须能够根据卷径的变化而实时调整(如专利号:201120293178.1)。这样的展放架成本势必大幅上升,适用于需要大量展放钢绞线,且要求展放迅速。
当仅需人工展放卷钢绞线时,使用上述外圈展放架显然不经济。现在使用的展放架,一般采用外立方箍的型式,即用8根63*5的角钢焊接成限制外圈直径的四方笼子(见附图1),吊车将线吊入后用螺栓连接角钢封口,从内圈展放。由于要适应最大卷外径,一般做得较大,展放2t以下的卷时经常散卷,给后续展放带来很大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适用于不用外径的钢绞线卷展放的展放架及其展放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展放架,包括同轴设置的左、右约束件以及支撑杆,所述约束件包括设置在同一平面的外钢环和内钢环,所述内钢环设置在所述外钢环内,并通过连接杆与外钢环连接,在所述连接杆的径向方向间隔设置限位孔,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限位孔将左、右约束件连接,所述支撑杆外套装有支撑套管。
进一步的,所述内钢环圆心的对地高度低于所述外钢环圆心的对地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外钢环的半径为780mm,所述内钢环的半径为250mm。
进一步的,在所述内、外钢环之间间隔设置有6个连接杆。
进一步的,所述内钢环的一侧同轴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与内钢环通过杆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钢环圆心的对地高度低于所述外钢环圆心的对地高度96mm。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约束件同侧设有内、外导向套。
一种展放架展放钢绞线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将钢绞线盘卷径向放在地面上,左、右约束件分别从所述钢绞线盘卷的两端面贴住;
B、根据所述钢绞线盘卷的外径选择离钢绞线盘卷最近的限位孔,支撑套管穿过所述限位孔放置于所述左、右约束件之间;
C、支撑杆穿过所述支撑套管,与所述左、右约束件固定;
D、剪断钢绞线盘卷上的钢带,从内导向套的外侧、外导向套内抽出钢绞线内圈端头,拉住钢绞线展放。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得到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适用范围广。
2.展放架采用内圈展放的方式,钢绞线卷无需旋转、无需设置卷径调整装置,展放过程稳定。
3.展放架采用多限位孔的形式,能够紧密约束不同外径的钢绞线卷的径向扩张。
4.展放架采用支撑杆+支撑套管的形式,能够根据钢绞线直径的不同,选择不同壁厚的套管,紧密约束不同直径的钢绞线卷的径向扩张。
5.展放架采用内、外导向套的形式,内导向套能够限制卷内扭结、盘绕;外导向套能够限制钢绞线扭力释放过程的卷外舞动。
6.结构重量轻,无需辅助设备即可完成展放架组装、钢绞线展放,使用便捷;前后两片结构型式一致,内外导套一致,互换性好。
7.钢绞线展放顺畅,无错层、乱股、扭结、盘绕、舞动现象。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现有展放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展放架的正视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展放架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57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耕地打孔机
- 下一篇:一种农业生产技术试验专业的种植催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