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件及包含该导光件的物与其制造及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5415.7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81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弘光;熊坚智;黄郁湘;洪文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F21V8/00;F21V5/04;G03B21/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王小青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潭子***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件 包含 与其 制造 装配 方法 | ||
1.一种光源套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导光件,其包括:
集光柱,包括:
第一端,用以接收光线;及
第二端,具光线出口;
其中,该集光柱自该第二端朝向该第一端呈锥形;及
透镜,光耦合地连结该集光柱的该第二端;以及
壳体,具圆锥形孔洞,用以支撑该集光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套件,其特征在于,该集光柱包括:
复数个侧面;及
复数个侧边,与该些侧面相连接;
其中该些侧面与该些侧边自该集光柱的该第一端向该第二端延伸,且该壳体与该些侧边相接触,但该壳体不与该些侧面相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套件,其特征在于,该集光柱是整合式光轴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套件,其特征在于,该圆锥形孔洞本质上在该集光柱的该第一端到该第二端的范围内与该集光柱相接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套件,其特征在于,该透镜是准直透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套件,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具有内部,该内部围绕于该集光柱的周围且该内部为黑色。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套件,其特征在于,该导光件更包括:
第一间隔部,具有突出部;及
第二间隔部;
其中,该第一间隔部与该第二间隔部均介于该集光柱与该透镜间,且该突出部超出该第二间隔部和该光线出口,该壳体藉由固定该突出部而使该导光件固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套件,其特征在于,该导光件更包括:
第一间隔部,其包括:
下表面,超出该光线出口;及
上表面;以及
第二间隔部,具外表面;
其中,该上表面超出该外表面;且
该壳体包括:
复数个构件,邻接于该上表面及该下表面,以固定该导光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源套件,其特征在于,其该壳体包括:
表面,邻接该第二间隔部的该外表面。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套件,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光源模块,具光源;
其中,该壳体附于该光源模块以使该集光柱与该光源对齐,且该集光柱为整合式光轴组件。
11.一种光源套件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取导光件,该导光件包括:
集光柱,其包括:
第一端,用以接收光线;及
第二端,具光线出口;
其中该集光柱自该第二端朝向该第一端呈锥形;及
透镜,光耦合地连结该集光柱的该光线出口;以及
将该导光件置入壳体;
其中,该壳体具圆锥状孔洞,该圆锥状孔洞支撑该集光柱。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导光件更包括:
突出部,介于该集光柱与该透镜之间;
且该装配方法更包括:
将该壳体装配于该突出部周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包括:
第一构件;
第二构件;
且将该导光件置入该壳体的步骤包括:
将至少一该突出部置于该第一构件上;
且将该壳体装配于该突出部周围的步骤包括:
使该第二构件高于该突出部。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导光件包括:
第一间隔部,其包括:
下表面;
侧面;及
上表面;以及
第二间隔部;
其中,该第一间隔部与该第二间隔部均介于该集光柱与该透镜间;且
将该导光件置入该壳体的步骤包括:
将该下表面置于该壳体的平台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将部件贴附于该壳体,以使该导光件稳固地置入该壳体,且该部件位于该第一间隔部的该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541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