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板表面盲孔冲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25194.3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4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力;张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弘轨道交通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04 |
代理公司: | 四川泽坤律师事务所 51225 | 代理人: | 曹洪光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板 表面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属于金属材料压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板表面盲孔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盲孔是连接表层和内层而不贯穿的凹坑,如高尔夫球的密盲孔表面,它可以减小高尔夫球高速运动时,表面空气小漩涡阻力,同时,弧形凹坑式盲孔对声波的传导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薄钢板表面加工盲孔依靠液压冲床压制成型,通常是由安装在冲床头上的凸模冲击放置在凹模上的薄钢板形成,凹模中心是按盲孔要求设计的凹坑,凸模冲击钢板时与凹模凹坑底面直接接触冲击,因此在薄钢板表面加工密盲孔时,对凸模和凹模的形位公差要求精度高,否则累积误差会造成薄钢板表面密盲孔的拉伸应力不一致。如果使用曲柄连杆冲床,由于在行程的下至点没有液压机构的卸压回油系统,会造成设备关节处具有伸直的势态,结果不是损坏设备,就是把模具砸压击毁,如果使用数控加工中心制造模具,在冲床上安装时,凸模和凹模的整体对准精度很难保证,而且调整、校核时间长,直接导致冲压成型薄钢板盲孔产品的质量合格率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钢板表面盲孔冲压模具,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盲孔加工模具。本发明模具的受限条件少、模具加工,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钢板表面盲孔冲压模具,包括安装在冲床冲头上的凸模和安装在冲床基座上的凹模,其特征是:所述凹模中心是通孔。
所述凸模圆柱直径小于凹模中心孔的直径。
进一步所述凸模圆柱直径等于盲孔内径减去两倍的钢板厚度。
所述凸模冲击头冲击表面是弧形。
本发明将通常盲孔冲压模具凹模上的凹坑改为穿孔,凸模在冲压时调整其冲压下止点,通过凸模冲压至下止点达到盲孔的孔深即可形成盲孔;根据盲孔要求设计凹模的中心孔的直径和凸模的圆柱直径同轴;凸模冲击表面的弧形在冲压钢板时自然形成弧形凹坑式盲孔;凸模圆柱直径小于凹模中心孔的直径,特别是冲制的盲孔内径与凸模圆柱直径加上两倍的钢板厚度相同有利于冲压钢板时钢板的变形和压延。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曲柄连杆连续冲床上在钢板表面连续冲制盲孔时冲压模具,为了避免凸模在冲压成型的下止点与凹模刚性接触,导致冲压设备或模具损坏,钢板表面盲孔的成型依赖曲柄连杆冲床带动凸模的冲量,凹模为开放孔,只限制盲孔的外形,无下成型位、不限制盲孔的深度、依靠凸模下止点的位置实现,释放凸模下止点与凹模的盲孔下成型位直接接触的自由度。
由于释放了凸模下止点与凹模的盲孔下成型位直接接触的自由度,使钢板表面靠材料在弹性范围内拉伸成型,减少了模具的磨损,同时实现加工硬化,提高了产品的机械性能,避免了凸模和凹模的刚性接触、避免损害冲压设备,实现刚性冲压生产的可能性和可靠性,又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本发明改进后的凹模加工的弧形凹坑式盲孔成形更准确,变形小,加工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冲压模具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凹模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凹模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加工的有盲孔钢板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加工的有盲孔钢板截面示意图。
图中,1是冲床的冲头,2是凸模,2a是凸模冲击表面,3是钢板,4是凹模,4a是斜面环,5是盲孔,6是凹模中心孔,H是孔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描述,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4。
如图所示,钢板表面盲孔冲压模具,包括安装在冲床冲头上的凸模2和安装在冲床基座上的凹模4,凹模4中心是通孔5。凸模2圆柱直径小于凹模中心孔6直径。所述凸模2圆柱直径等于盲孔5内径减去两倍的钢板3厚度。凸模2冲击头冲击表面2a是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弘轨道交通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弘轨道交通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51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