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置智能闹铃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25030.0 | 申请日: | 201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9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颜福俊;山上博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福俊;山上博之 |
主分类号: | G04C21/06 | 分类号: | G04C21/0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523861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置 智能 闹铃 | ||
1.一种外置智能闹铃,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响铃装置和起装饰作用的外壳,所述电路板包括驱动电路和外露的接口,所述驱动电路根据从所述接口接收的信号驱动所述响铃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智能闹铃,其特征在于:所述响铃装置包括铃铛和敲击杆件,所述铃铛固设于所述外壳,所述外壳设有用于所述敲击杆件穿过并摆动的通孔,所述敲击杆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敲击杆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伸出所述外壳,所述驱动装置驱使所述敲击杆件摆动时,所述敲击杆件间歇式与所述铃铛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置智能闹铃,其特征在于:所述响铃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外壳之间,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马达和传动件,所述马达与所述敲击杆件通过所述传动件驱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置智能闹铃,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的转轴的自由端设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中心线与所述马达的转轴不在同一直线上,所述马达的转轴转动时,所述转动件与所述传动件的一端间歇式地触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智能闹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信号输入模块100、信号处理模块200和驱动模块300,所述信号输入模块100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00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00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模块300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300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置智能闹铃,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200包括电阻R6、电阻R7、电容C1、电阻R8、电阻R9、极性电容C2、三极管Q1、电阻10、二极管D1、二极管D2、极性电容C3、电阻R11、电阻R12和第三电源VCC3, 电阻R6的一端与信号输入模块100的第一输出端R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信号输出模块100的第二输出端L连接; 电阻R6的另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 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一端、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 电阻R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9的一端、极性电容C2的正极连接; 电阻R9的另一端与第三电源VCC3连接; 极性电容C2的负极与电阻R10的一端、二极管D1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 二极管D2的福即可与极性电容C3的正极、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 12的一端连接; 电阻R12的另一端与驱动模块300的输入端连接; 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阻R10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正极、极性电容C3的负极和电阻R11的另一端分别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外置智能闹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300包括三极管Q2、电阻R13、三极管Q3、电容C7、电阻R14、电容C4和开关SW, 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12的一端; 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13的一端连接; 电阻R1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 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电阻R14的一端连接,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第三电源VCC3连接; 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电容C7的一端、开关SW的一端连接,开关SW的另一端与电容C4的一端、驱动装置的第一输入端M1连接; 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容C7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和驱动装置的第二输入端M2分别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外置智能闹铃,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入模块100包括接头P、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容C8、第一电源VCC1和第二电源VCC2, 接头P的第四脚P4与电阻R4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连接; 接头P的第六脚P6与电阻R2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连接; 电阻R2的另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源VCC2连接; 接头P的第八脚P8与第二电源、电容C8的一端连接; 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电容C8的另一端、接头P的第一脚P1、第二脚P2、第十五脚P15、第十六脚P16与第二十脚P20分别接地; 接头P的第十脚P10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接头P的第一脚P1连接; 接头P的第十三脚P13与第一电源VCC1连接; 接头P的第二十七脚P27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 接头P的第二十八脚P28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福俊;山上博之,未经颜福俊;山上博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50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