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色的单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4699.8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6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滨;罗善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高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8 | 分类号: | C09J175/08;C09J11/04;C09J11/06;C08G18/76;C08G18/66;C08G18/48;C09K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250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色 单组份 聚氨酯 组角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结构密封胶的制备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白色的单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工程质量也在不断提高。隔热(断桥)铝合金门窗作为高档的门窗设计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铝合金门窗作为刚性结构,在角缝部位和角码处需要进行粘接与密封以达到提高整体强度和提高气密性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用于此用途的密封胶较为杂乱。有环氧类胶黏剂,虽然环氧类胶黏剂强度高,但是环氧低温韧性差,对于长期暴漏在外的门窗,冷热收缩比较大,环氧类胶黏剂极易应力开裂,达不到粘接及密封的效果。市场上还有聚氨酯类密封胶,但目前,大部分的此类胶水,或者对铝合金的粘接力不够,或者不能同时起到密封的作用。即不能同时达到高粘接强度和发泡适中起到填充、密封的作用。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白色的单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得的单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粘接力强,能提高门窗的整体强度;固化过程中有适当发泡,能有效填充缝隙,起到解决门窗渗漏、变形及角部开裂的问题;同时具有固化速度快、韧性好、耐老化等性能特征。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白色的单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制备聚氨酯预聚体:
制备聚氨酯预聚体的各原料按质量份,包括:
小分子量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10~15份、中等分子量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30~40份、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10~25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0~50份;
将所述小分子量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中等分子量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和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加入到合成反应釜中,升温至50℃,加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升温至60~80℃,反应3小时,合成反应完成,得到聚氨酯预聚体;
制备单组份聚氨酯组角胶:
制备单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各原料按质量份,包括:
上述制得的聚氨酯预聚体40~60份、增塑剂3~10份、无机填料20~50份、增白剂2~3份、触变剂3~5份、有机硅粘附促进剂1~3份、催化剂0.01~0.05份;
将所述聚氨酯预聚体、增塑剂、无机填料、增白剂、触变剂、有机硅粘附促进剂和催化剂混合均匀后,即制得该白色的单组份聚氨酯组角胶。
由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白色的单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通过对聚氨酯链段结构设计、指标的控制、无机填料、触变剂的合理搭配,并且配合使用高效粘附促进剂使制得的密封胶能够快速达到极高的粘接效果、并具有良好的触变性和操作性能,达到粘接和密封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白色的单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制备方法,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步骤:
制备聚氨酯预聚体:
制备聚氨酯预聚体的各原料按质量份,包括:
小分子量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10~15份、中等分子量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30~40份、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10~25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0~50份;
将所述小分子量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中等分子量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和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加入到合成反应釜中,升温至50℃,加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升温至60~80℃,反应3小时,合成反应完成,得到聚氨酯预聚体;
制备单组份聚氨酯组角胶:
制备单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各原料按质量份,包括:
上述制得的聚氨酯预聚体40~60份、增塑剂3~10份、无机填料20~50份、增白剂2~3份、触变剂3~5份、有机硅粘附促进剂1~3份、催化剂0.01~0.05份;
将所述聚氨酯预聚体、增塑剂、无机填料、增白剂、触变剂、有机硅粘附促进剂和催化剂混合均匀后,即制的该白色的单组份聚氨酯组角胶。
所述制备聚氨酯预聚体步骤中,所述小分子量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400,所述中等分子量两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2000、4000中的任一种,所述三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4800。
所述制备聚氨酯预聚体步骤还包括:
待合成反应完成后取样,并通过测试取样的粘度、异氰酸酯的百分含量来确认制得的聚氨酯预聚体是否合格,若测试取样的异氰酸酯的百分含量为8~12%、在25℃温度条件下的粘度为6000~15000mPa·s,则确认制得合格的聚氨酯预聚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高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高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46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