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扫地机主刷仓前置软帘升降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323669.5 | 申请日: | 2012-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21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 发明(设计)人: | 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路驰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H1/05 | 分类号: | E01H1/0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扫地 机主 前置 升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帘升降机构,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位于扫地机主刷仓前置软帘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位于扫地机底部的主刷仓前部窗口通常设有软帘,主刷把旋转扫地时下垂的软帘起到封挡灰尘的作用。扫地过程中路面上若有颗粒垃圾,操作人员通过操控机构及时将软帘打开,便于目标颗粒垃圾置于主刷把之下而被刷进仓中,达到被清除的目的。市场上现有商品扫地机主刷仓前置的软帘采用牵引底边上翻或下放动作,此结构简单、操控容易、能够及时做到上翻或下放软帘。但是,现有技术在应用中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橡胶制品的软帘在实施上翻或下放操作时,都存在由直变弯或由弯变直的形状变化,频繁变化易造成疲劳损坏。软帘位于车底部,更换难度大,操作不便。二是作软帘上翻时易将已碰到的颗粒垃圾向前甩动,造成难得归仓的局面,反复操作既降低清扫效率,也增加操作工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扫地机主刷仓前置软帘升降机构,该机构结构简单、合理,操作便捷、升降过程对软帘不产生损伤。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扫地机主刷仓前置软帘升降机构,它包括踏杆、定位轴、杆、摆杆、软帘、连杆。所述踏杆为折弯杆件,它通过中部安装的定位轴铰连接在主体上,构成以定位轴为轴的摆动结构。所述摆杆为角弯件,两只等长且一顺弯排列的摆杆由销铰连接在主体上,另一端与连杆两端铰连接形成四连杆机构。其改进之处在于:踏杆底端通过杆铰连接连杆,构成利用踏杆摆动控制四连杆机构形变产生升降动作,平行主刷仓外平面连接的软帘随连杆升降。
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杆为长度可调的直杆,通过调节杆的长度调节软帘安装高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利用踏杆的摆动而驱动四连杆机构带动软帘升或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
2、踏杆控制器四连机构动作可靠,升降自如;
3、快速升高的软帘具有上提力,可将已碰到软帘的颗粒垃圾带进仓中,提高清扫效率;
4、软帘在常态位置和升降过程中没有形变,因此不发生疲劳损坏,大大减少更换次数,节省用户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软帘处于常态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软帘升高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的扫地机主刷仓前置软升降机构常态位置上,它包括踏杆1、定位轴2、杆3、摆杆4、软帘5、连杆6。所述踏杆1为折弯杆件,它通过中部安装的定位轴2铰连接在车体上,构成以定位轴2为轴的摆动结构。所述摆杆4角弯件,两只等长且一顺弯排列的摆杆4由销4.1铰连接在车体上,另一端与连杆6两铰连接形成四连杆机构。上位的踏杆1与下位的连杆6之间由杆3铰连接,构成利用踏杆1绕定位轴2摆动控制四连杆机构形变产生升降动作,平行主刷仓外平面连接的软帘5随连杆6升降。升高软帘5即打开主刷仓,有利于清扫颗粒状垃圾。特别是快速升高的软帘5具有上提力,可将已碰到软帘5的颗粒状垃圾带进主刷仓中,提高清扫效率。下降的软帘5以下边沿接触地面为限,此位置为常态位置,用于正常路面清扫时封挡灰尘。为了便于准确调节软帘5位置,杆3为长度可调的直杆,本实施例中的杆3利用螺纹结构调节长度。由于软帘5在常态位置和升降过程中没有形变,因此不发生疲劳损坏,使用寿命长,大大减少更换次数,节省用户维修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路驰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路驰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36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