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悬臂组合挡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3379.0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17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姚裕春;李安洪;罗照新;魏永幸;刘洋;庞应刚;曾永红;徐骏;李井元;龚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臂 组合 挡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公路、市政工程等高填方路堤收坡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高悬臂组合挡墙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道路、市政等建设中在特殊段落通常遇到对路堤进行收坡的要求,特别是铁路车站由于场地、景观及特殊工程的需要,要求对高填方路堤进行收坡。传统的路肩墙、路堤桩板墙、桩基托梁存在外观要求受限、收坡高度受限、悬臂高变形大及特殊工程结构受力不能满足要求等问题,新型的悬臂式挡墙和扶臂式挡墙外观较好,但同传统收坡的结构型式一样,其收坡高度及使用条件都有限制,如规范要求悬臂式挡不宜超过6m,扶臂式挡墙不宜大于10m,且在不良地质及高烈度地震区限制使用。因此,迫切需求一种结构整体性好、强度高、收坡效果好、适应范围广、施工工艺简单,能有效降低建设成本,并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型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悬臂组合挡墙结构,整体性好,结构强度高,收坡效果好,以有效解决高路堤收坡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高悬臂组合挡墙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悬臂挡墙,设置于路堤边坡外侧;加固桩,沿线路纵向间隔设置;扶臂连接墙,设置于悬臂挡墙与加固桩之间且与之固结;反滤层,固定设置于悬臂挡墙的内侧面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效解决了高路堤收坡问题,克服了传统挡墙结构及新型悬臂式挡和扶臂式挡墙收坡高度受限、使用条件受限、挡墙结构抗滑及抗倾覆等难题,该结构具有整体性好、结构强度高、收坡效果好、适应范围广、施工工艺简单,且能降低工程造价10%以上,并符合环保要求,具有广阔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一幅附图:
图1是本发明高悬臂组合挡墙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示出构件名称及对应的标记:悬臂挡墙1、加固桩2、扶臂连接墙3、反滤层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发明的高悬臂组合挡墙结构,包括:悬臂挡墙1,设置于路堤边坡外侧;加固桩2,沿线路纵向间隔设置;扶臂连接墙3,设置于悬臂挡墙1与加固桩2之间且与之固结;反滤层4,固定设置于悬臂挡墙1的内侧面上。本发明利用悬臂挡墙1对路堤进行收坡,加固桩2对悬臂挡墙提供抗滑力和抗倾覆力,有效解决了挡墙结构主要存在抗滑、抗倾覆问题;利用扶臂连接墙3把加固桩2抗力提供给悬臂挡墙1,并大大改善悬臂挡墙1结构受力,设置反滤层4排出悬臂挡墙1后填筑土渗水。该组合挡墙结构有效解决了高路堤收坡问题,克服了传统挡墙结构及新型悬臂式挡和扶臂式挡墙收坡高度受限、使用条件受限、挡墙结构抗滑及抗倾覆等难题,该结构具有整体性好、结构强度高、收坡效果好、适应范围广、施工工艺简单,且能降低工程造价10%以上,并符合环保要求,具有广阔推广应用前景。
所述扶臂连接墙3与悬臂挡墙1、加固桩2采用钢筋混凝土同时浇筑形成整体,其主筋相互搭接。悬臂挡墙1结构尺寸及配筋应满足挡墙后土压力要求。在悬臂挡墙1底部间隔泄设置有排水孔,其间距一般为1~2m,孔径一般为Φ80mm。反滤层4的厚度为0.3~0.5m。所述扶臂连接墙3厚度不小于0.6m,不大于加固桩2的宽度。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发明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发明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发明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33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塑料板标志印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整体循环加热功能的夹胶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