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熔体直纺超细旦多孔差别化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及其产品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3342.8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4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瞿振清;沈向东;罗厚忠;毛福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长乐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092 | 分类号: | D01D5/092;D01D5/247;D01F6/9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贺小明 |
地址: | 2154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熔体直纺超细旦 多孔 差别 聚酯纤维 制造 方法 及其 产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差别化聚酯纤维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差别化聚酯纤维。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中国化纤以聚酯涤纶为主体的化纤产业技术进步和竞争能力大幅提升,市场对性能优异、风格独特的各类功能性差别化新品种的需求量也迅速扩大。然而大部分的差别化产品采用产量较小的间接纺工艺,且传统的涤纶长丝具有手感差、染色性不好等特点。
超细旦多孔纤维是差别化纤维的一种,由于其良好的柔软性、穿着舒适等特性,越来越被用来开发高档面料,它的使用能有效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一般的超细旦纤维大都采用间接纺复合纺丝经后道处理的工艺,直接生产超细旦纤维时,由于喷丝板上孔数多,孔间距小,单丝细流密,现有的工艺不能均匀充分冷却细流,从而导致内外层差异,造成毛羽和断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熔体直纺超细旦多孔差别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以上述方法制备的熔体直纺超细旦多孔差别化聚酯纤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熔体直纺超细旦多孔差别化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用对苯二甲酸(PTA)和乙二醇(EG)为原料进行聚合反应,该聚合反应中添加了季戊四醇等添加剂。
2)将步骤1)中经聚合反应所得的熔体通过管道输送系统输送至纺丝组件内,经喷丝孔喷出,形成多股单丝细流。
3)单丝细流经环吹均匀冷却,形成固态单丝。
4)多股固态单丝通过油嘴上油集束成复丝,复丝通过卷绕成型。
优选地,在步骤1)所述的聚合反应中添加的季戊四醇的比例为40~120PPM。
通过在聚合反应中添加季戊四醇可改善熔体的流变性和染色性。常规条件下,纤维的单丝旦数(denier per filament,dpf)越小,其可拉伸性和可加工性能会变差,故在生产超细旦多孔纤维时,因为其dpf小,常规的聚酯熔体很难适应其加工要求,所以须对其进行改良,添加季戊四醇可以改善熔体拉伸性和加工性,理论上分析,生产纤维的dpf越小,添加的比例越高,实际上,过高的比例会导致纤维强度的下降反而不利于超细旦多孔纤维的生产,所以合适的添加量才能得到高性能的超细旦专用熔体,经实验验证,添加的比例范围在40~120PPM比较适合。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的管道输送系统包括熔体管道和热煤夹套管,所述热煤夹套管内设置有热煤隔板,热煤隔板固装在热煤夹套管内。
聚合反应得的熔体通过管道输送至纺丝,在熔体直纺过程中,熔体输送是一个关键环节,熔体输送的质量对纺丝生产稳定有极大的影响,温度过高过低或变化均会产生纺丝断头等一系列影响。同样在熔体生产和输送系统中有不同的温度要求,不同温度可能造成不同区域间相互影响,进而影响到熔体的质量,而对于超细旦多孔纤维对熔体均一性有着更高的要求,这样会不利于超细旦多孔纤维的生产。本发明中,采用自有实用新型的管道输送系统,包括熔体管道和热煤夹套管,所述热煤夹套管内设置有热煤隔板,热煤隔板固装在热煤夹套管内,通过热煤夹套管内加装热煤隔板,避免不同区域热煤相互影响,从而避免热煤温度不稳定,减少或消除熔体温度过高过低或不匀对超细旦多孔纤维的不利影响,实现熔体温度可控,保证超细旦多孔纤维生产稳定。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的纺丝组件采用自有实用新型的组件结构,它包括组件接头、组件体、过流盖和组件内部件,组件内部件中砂套与扩散板之间采用阶梯式的连接方式及一上二下共三道沟的密封方式,并减小过滤介质空腔室的腔内面积。
在纺丝组件内聚酯熔体经过分流板、过滤砂、金属网、砂杯进行过滤和混合分配,过滤的步骤主要是过滤去熔体内的杂质,提高熔体的均匀性,如果将含有杂质分配不均匀的熔体从喷丝孔喷出会影响超细旦多孔涤纶长丝的生产,因此在组件内要充分混匀熔体过滤杂质,过滤混匀后的熔体经喷丝孔喷出形成多股单丝细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密封材料膨胀后与阶梯壁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相互咬合,可以大大增加其密封性能,增加组件上机成功率。此外,通过缜密计算得出的缩小型过滤介质空腔室,能大大缩短熔体的停留时间,从而有效提高熔体质量,保证超细旦多孔纤维的生产。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的环吹均匀冷却风温为18~22℃,风压为30~90Pa,风筒有效高度180mm,冷却风从细流的四周均匀、强烈地穿透到细流中间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长乐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长乐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33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芯片正装先封装后蚀刻基岛露出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切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