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稠油冷采油层处理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23276.4 申请日: 2012-09-04
公开(公告)号: CN102852489A 公开(公告)日: 2013-01-02
发明(设计)人: 付亚荣;马永忠;刘春平;严建奇;吴国栋;李小永;姜一超;李淼;李冬青;付丽霞;曹瑾;付茜;付亚丽;王志霞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21B43/00 分类号: E21B43/00
代理公司: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代理人: 李玉明
地址: 100007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稠油冷采 油层 处理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石油工业采油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稠油冷采作业施工过程中油层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稠油资源丰富、分布较广。已建成辽河、胜利、新疆和河南4大稠油生产基地,累计动用稠油储量近10×108t,建成年生产能力1300×104t。普遍采用的注蒸汽或蒸汽驱开发方式都面临出砂、气窜和采油成本高的挑战,仍有占探明储量40%以上的稠油资源由于油层薄、纯厚度比低或原油粘度太高而无法投入开发。但是稠油冷采出砂要求油层胶结疏松、地层原油中含有一定的溶解气、距边底水较远;出砂冷采会引起井筒砂埋、地层坍塌、套管挤毁等潜在问题。实现稠油冷采面临关键问题之一是地层原油如何流入井筒。

郎宝山发表在2011年第11期中外能源杂志上的超稠油复合油层处理剂的研究与应用一文论述,曙光油田超稠油油藏的储层物性和原油物性具有明显的″四高一低″特征,即原油密度高、原油黏度高、凝固点高、胶质沥青质含量高,蜡含量低,油藏开发难度大。在开发过程中存在新井首轮″注不进、采不出″的生产矛盾,具体表现为注汽压力高、回采水率低、生产周期短。为提高超稠油油藏新井开发效果,经过对油藏特点、储层特点、原油物性的分析,针对影响新井开发效果的各个因素,最终选用以有机扩散剂、表面活性剂和黏土稳定剂组分形成的复合乳化体系作为复合油层处理剂。在新井注汽前,使用该剂处理油层,从而改善新井首轮吞吐效果。2008~2010年,利用该项技术现场应用112井次,新井吞吐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与同类未实施该项技术的新井相比,生产周期延长,油汽比明显提高,周期回采水率得到提高。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超稠油复合油层处理剂具有使用效果明显、施工工艺简单、药剂成本低廉等特点,适合曙光油田超稠油开发的需要。

齐笑生等发表在1999年第2期断块油气田杂志上的波动法处理油层技术一文简要介绍波动法处理油层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列举五种波动采油技术对于不同地层条件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效果。说明波动法采油技术应用于油田生产,能有效地改善地层条件、提高原油产量,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该技术。

向智红发表在2008年第16期内蒙古石油化工杂志上的高效复合油层处理新技术一文指出,随着油田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地层能量逐渐降低,原油中的轻质组分逐渐减少,导致胶质沥青质在地层中大量堆积,原油粘度变大,流动性变差;同时,随着地层压力的降低,地层孔道的毛细管阻力变大,油水界面张力变大,阻碍了原油的流动,不利于原油开采;再加上开采过程中的外来液体和地层水的配伍性不同,导致地层中岩石孔隙表面润湿性的改变,产生水敏、水锁等现象,降低油层的渗透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稠油冷采地层处理的方法。采用小排量、控压注入方式往油层挤入油层处理降粘剂,关井反应24-48小时后,下泵生产。克服了稠油冷采地层原油不能流入井筒的弊端。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稠油冷采地层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采集所要施工油井动用油层有效孔隙度φ、油层厚度h和处理半径R参数;

2、依据处理半径,确定注入液量V;

V=πR2φh

式中:h—油层厚度,m;

R—作业半径,m;

V—注液量,m3

φ—油层有效孔隙度,%。

3、下入油层处理管柱。油层处理管柱包括油管悬挂器2、油管3和喇叭口4,从井口自上而下连接有油管悬挂器2、φ73mm油管3、喇叭口4,喇叭口4的下端距油层15顶部20m;

4、计算油管的内容积V1

V1=πr2H

式中:H—油管下入的长度,m;

r—油管的内半径,m;

V1—油管的内容积,m3

5、现场施工;

(1)将一个油层处理降粘剂储存罐和一个清水储层存罐的出口通过管线连接泵车柱塞泵入口;降粘剂储存罐与清水储存罐并联,降粘剂储存罐出口管线上连接有阀门;清水储存罐出口管线上连接有阀门,在降粘剂储存罐与清水储存罐至泵车柱塞泵入口的管线上有阀门,泵车柱塞泵的出口通过有阀门的管线与井口油管短节连接,井口油管短节固定在油管悬挂器上,油管悬挂器固定在井口大法兰上,泵车柱塞泵出口管线装有压力表和流量计,井口大法兰一侧的第二套管阀门出口与通过管线与清水储存罐的入口连接,井口大法兰另一侧第一套管阀门关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3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