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粉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2637.3 | 申请日: | 2012-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1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何德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德枫 |
主分类号: | A23L1/076 | 分类号: | A23L1/076;A23L1/29;A61K36/752;A61P1/10;A61P5/00;A61P17/1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62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粉 保健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食品,具体涉及一种花粉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对于痤疮、便秘、内分泌失调同时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背景技术
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或保健食品同时对痤疮、便秘、内分泌失调同时具有治疗作用。传统医学多采用对症治疗,如抗生素、激素治疗,虽然使用方便、疗效快的特点,但其毒副作用与耐药性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市场上治疗青春痘与养颜产品日益增多,如主要有:排毒养颜胶囊、花粉养颜膏、祛痤美容胶囊,在临床上治疗青春痘均有一定疗效,但有些不宜长期使用,对伴有内分泌失调的患者则无效。
专利号:2008101970616,专利权人:何德枫,名称:复方花粉膏及其制备方法,虽然疗效好,但有以下缺陷:
1、服用剂量较大,每日剂量需80克;
2、部分患者胃肠症状表现较重,因而不能坚持服用;
3、产品为膏壮,不易包装,不便携带给患者使用与商品化带来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花粉保健品,对于痤疮、便秘、内分泌失调同时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并有养颜退斑的作用,疗效好,无毒副作用,携带方便,使用简单,可长期使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花粉保健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合规模化工业化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选择原料与原料的基本功能:
野菊花花粉:有清热解毒的功能,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并对病毒有抑制作用。
五倍子花粉:有收敛解毒的功能,适用于各种疔疮、肿毒、对皮肤湿烂等。
草木樨花粉:花粉中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有利于人体疾病恢复;
野刺玫瑰花粉:花粉为白色,此花粉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有理气解郁、清除色素沉着、美容效果甚好,产于长江中游地区;
油菜花粉:此花粉我国产量大,有增加人体免疫功能,调节人体内分泌,有抵抗人体过剩雄性激素的功能,可排除体内毒素。
桔橘花粉:含丰富的黄酮物质,有利于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长江南的产量较大;
大豆花粉:其花粉蛋白质含量高,有增强体质的功能,产于我国东北华北;
女贞子花粉:又名冬青树,每年6月中旬为收获季节,有增强人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白细胞与抗菌作用。
一种花粉保健品,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一种花粉保健品,它由下述原料的配比配制而成,用量为重量份:
原料 重量份
如果缺少野菊花花粉萃取物,可采用以下技术配方:
一种花粉保健品,它由下述原料的配比配制而成,用量为重量份:
原料 重量份
如果缺少大豆花粉萃取物,可采用以下技术配方:
一种花粉保健品,它由下述原料的配比配制而成,用量为重量份:
原料 重量份
如果缺少草木樨花粉萃取物,可采用以下技术配方:
一种花粉保健品的制备方法,其步骤是:
A、将野菊花花粉、五倍子花粉、桔橘花粉、草木樨花粉、野刺玫瑰花粉、油菜花粉、大豆花粉、女贞子花粉各自去沫去渣,采用花粉筛选机或人工筛选,人工筛选的筛网为15-18目;
B、将上述野菊花花粉、五倍子花粉、桔橘花粉、草木樨花粉、野刺玫瑰花粉、油菜花粉、大豆花粉、女贞子花粉各自浸泡于浓度为95%酒精中,酒精与野菊花花粉、五倍子花粉、桔橘花粉、草木樨花粉、野刺玫瑰花粉、油菜花粉、大豆花粉、女贞子花粉的比例为2.5-3:1,搅拌均匀,在室温(22-28℃)下浸泡85-100小时。
C、用40-50目的滤网过滤的野菊花花粉、五倍子花粉、桔橘花粉、草木樨花粉、野刺玫瑰花粉、油菜花粉、大豆花粉、女贞子花粉各自的浸泡物,分别获取滤液和滤渣;
D、将滤液分别置于真空浓缩设备内(-0.3—-0.8大气压),在35-38℃的温度下旋蒸浓缩48-60小时,除去溶剂,分别获得野菊花花粉、五倍子花粉、桔橘花粉、草木樨花粉、野刺玫瑰花粉、油菜花粉、大豆花粉、女贞子花粉的提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德枫,未经何德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26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