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立过驱动表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22517.3 | 申请日: | 2012-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0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姗姗;陈兴锋;丁翰;李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立 驱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驱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立过驱动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导致LCD运动图像质量下降的客观原因是因为LCD的“保持”型显示方式及液晶像素较慢的响应速度。所以目前减小运动伪像的主要改进方法之一就是利用overdrive(OD)的驱动方式以提高液晶分子的响应速度,从而有效的减小LCD的响应时间,提高动态图像质量。
由于液晶分子转换速度及扭转角度由施加电压的大小来决定。每一个液晶分子都有两个电容,一个是固定不变的存贮电容和一个随液晶扭转而变化的液晶电容,每次扫描都是给液晶电容充放电的一个过程。根据液晶分子电容上C=Q/V,当电量Q保持不变,由于液晶电容的上升,会导致对应的电压V下降。因此液晶的灰阶响应曲线很难在一帧内达到目标值,而使用过驱动技术,增加驱动电压,可以使电量Q比原来增加,这样响应时间变短。
因此,过驱动的目标就是:对任意灰阶之间跳变,确保在一帧时间内,亮度输出达到目标灰度的稳定值。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过驱动首先要预先测量和计算所有灰阶亮度对应的最佳OD值,因为不恰当的OD值(比如,过大)将使运动目标边缘产生亮、暗双边,即过驱动中的边缘伪像;过小的OD则使LC的响应时间不够短,仍然引起运动图像模糊,同时最佳过驱动电压值与前一帧所呈现的灰阶值以及目标灰阶帧所要呈现的灰阶值直接相关,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精准的过驱动电压查找表LUT(look up table)。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立过驱动表的方法,以此迅速建立过驱动电压查找表,减小工作量提高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一种建立过驱动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待测液晶屏进行动态响应测试得到任一灰阶下的未加过驱动电压的液晶响应曲线,该液晶响应曲线在一帧时间末处未达到目标电位值;
对待测液晶屏进行动态相应测试得到另一灰阶下的未加过驱动电压的液晶响 应曲线,该液晶响应曲线上有一个位置点在一帧时间末处达到上一条液晶响应曲线的目标电位值,则记录此条液晶响应曲线的目标电位值为上一条液晶响应曲线的过驱动电压值;
根据得到的过驱动电压值以及目标电位值、起始电位值构成的线性关系得到线性系数;
根据得到的线性系数构成的线性关系,以及灰度和电压的定标表,得到所有灰度的过驱动表。
优选地,上述得出线性系数所需要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α1为线性系数;VOD为驱动电压值、VCF为目标电位值和VPF为起始电位值。
优选地,上述得到所有灰度过驱动电压值的计算公式为VOD=α2*(VCF-VPF)+VPF,其中,α2为已确定线性系数值;VOD为驱动电压值、VCF为目标电位值和VPF为起始电位值。
优选地,不同的液晶屏所得到的线性系数不同。
优选地,液晶屏在上升和下降响应过程中得到的线性系数不同。
优选地,所述定标表包括的信息有灰度值、目标电位值、起始电位值。
优选地,当目标灰度大于阈值灰度时,则过驱动电压为灰度为255的电压。
优选地,液晶屏在上升和下降响应过程中得到的线性计算公式在目标灰度小于阈值灰度情况下有效。
优选地,液晶屏下降响应速度比上升响应速度高。
优选地,响应速度越快,线性系数越趋向于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利用线性关系公式,仅需测量液晶响应曲线,即可计算得到任意两级灰度之间过驱动电压,迅速建立过驱动电压查找表,减小工作量提高效率。以此提高液晶分子的响应速度,从而有效的减小LCD的响应时间,提高动态图像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液晶屏在上升响应下的电压线性关系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液晶屏在下降响应下的电压线性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25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