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电网电流检测-K值控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2237.2 | 申请日: | 2012-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2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田新良;杨苹;张金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1 | 分类号: | H02J3/01;H02J3/1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源 电力 滤波器 电网 电流 检测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无功谐波补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电网电流检测-K值控制法。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无功谐波补偿领域,电网电流 、补偿输出电流、负载电流都是通过CT及采样电路来测量得到的。然而由于周围环境不理想、CT精度不够高、电子元器件不够精密等因素的限制,测得的结果与被测量实际数值总会存在一定差别,这种差别称为测量误差。测量误差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无功谐波补偿装置的控制精度。传统的控制方法,工程技术人员只能通过选用昂贵的高精度CT及电子元器件测量电流,来减少测量误差。为此付出了高昂的成本,而效果并不理想。如果能够通过控制的方式消除测量误差,将大大提高补偿装置的控制精度,减少测量成本,推动整个电力系统无功谐波补偿领域的发展。
为了减小系统的给定或扰动稳态误差,一般采用提高开环传递函数中串联积分环节的阶次N,或增大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KK的方法。增大开环增益理论上很容易实现,但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系统比较复杂,一般为双闭环或多闭环的复合控制系统,需要对电网谐波、无功、零序电流及直流侧电压等多个对象进行控制调节,如何将多个控制对象的开环增益调试到最佳,既能减小稳态误差,又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这在传统的控制方法里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如果能够对每一个控制对象的开环增益进行单独调试,那么很简单就能将每个控制对象的开环增益调试到最优。但在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系统里,由于多控制对象的存在,最终计算得到的总误差电流里通常含谐波、无功、零序电流、直流分量等多个误差分量,想要对这多个误差分量进行单独调节必须先要利用复杂的数学变换将每一个误差分量分离出来,再进行调节,这样不仅使整个控制算法变得复杂,而且带来了计算误差。如果能够在输出总误差电流之前就能够测量到每一个误差分量并单独进行调节,那么以上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电网电流检测-K值控制法,使有源电力滤波器装置通过控制的方式就能彻底消除电流检测的测量误差。同时,该方法通过测量电网电流来实现,直接对电网谐波、无功、零序电流进行补偿,实现了真正的闭环控制。此外,该方法可对电网谐波、无功、零序电流及直流侧电压的开环增益进行单独调试,只需要很简单的方法就能将每个控制对象的开环增益调试到最优,从而简化了复杂的控制算法并减少了控制系统的调试难度,使系统的稳态误差降到最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电网电流检测-K值控制法,其直接检测电网电流和补偿输出电流,而不检测负载电流,而是由得到负载电流,加上K倍电网电流作为新的负载参考电流,再通过dq0变换或傅立叶变换将基波分量从中分离出去,同时根据补偿需求将无功或零序电流从中分离出去,得到补偿输出谐波、无功、零序参考电流,然后通过功率器件向电网注入与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
具体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电网电流检测-K值控制法包括以下步骤:
1) 检测电网电流和补偿输出电流;
2) 求负载电流,;
3) 将负载电流il加上K倍电网电流in作为新的负载参考电流il*,
;
4) 通过dq0变换或傅立叶变换将基波分量从中分离出去,同时根据补偿需求将无功或零序电流从中分离出去,得到补偿输出谐波、无功、零序参考电流。
所述K值的取值是依据闭环系统的输出值来确定;K值取值方法为:先通过等步长爬山法取K值,比较不同K值下闭环系统的输出值,从而逼近K值的最优值区域,然后再通过变步长爬山法,比较不同K值下闭环系统的输出值,来精确K值的最优解。
步骤4)中的补偿需求是指如果有源滤波器装置需要对谐波、无功、零序电流同时进行补偿,则只需要将基波分量从 中分离出来得到,包含了补偿输出谐波、无功、零序等多个参考电流分量,如果不需要对其中一个或多个电流分量进行补偿,则将无需补偿的电流分量同时从中分离出来。
步骤5)中的功率器件为分立IGBT模块或IPM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22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见光响应的含锂氧化物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沥青质沉积物分散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