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同深度土壤的温室气体采集装置和原位观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21186.1 | 申请日: | 2012-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79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洋;刘景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 |
代理公司: |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001 | 代理人: | 马守忠 |
地址: | 13002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同 深度 土壤 温室 气体 采集 装置 原位 观测 方法 | ||
1.一种不同深度的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2个以上的采集器,每个采集器的圆储气管12的长度不同,长度依据采集气体的土壤深度确定;采集器的构成如下:圆储气管(12),接口管箍(11)通过螺纹把顶盖(10)与圆储气管(12)的上端密闭连接;导管(19)穿过顶盖(10)并与顶盖(10)密封,风扇(16)固定在导管(19)的一端并置于圆储气管(12)内前取气管(18)进口(17)的下部,电线(9)穿过导管(19)与风扇(16)连接,用蓄电池通过风扇电线(9)向风扇(16)供电,导管(19)上端连同电线(9)密封;上端开口的温度测量管(20)穿过顶盖(10)并与顶盖(10)密封,该温度测量管内置入温度计;
前取气管(18)穿过顶盖(10)并与顶盖(10)密封,并且,前取气管(18)进口(17)深入到圆储气管(12)的中上部;前取气管(18)的另一端与后取气管(7)密闭连接;前取气管(18)与后取气管(7)连接的一端装有截止阀(8);后取气管(7)的出气端与负压单向阀(6)连接;三通管(2)的三个端口分别与负压单向阀(6)出气口、气泵(1)进出气共用口和正压单向阀(4)进气口密闭连接相通;正压单向阀(4)进口安装气体流量计(3),真空铝塑复合气袋(5)与正压单向阀(4)出气口密闭连通;
圆储气管(12)的下部有多个集气孔(13),集气孔(13)的外面缠绕尼龙纱网(14);圆储气管(12)的下端通过螺纹与锥形管(15)密闭连接。
2.如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不同深度土壤的温室气体排放采集装置的原位观测方法,其步骤如下:
(1)依据采集气体的土壤深度,用与圆储气管(12)直径相同的金属管打孔,然后将多个圆储气管(12)长度不同的采集器分别安插到待测土壤的相应位置,圆储气管(12)的管壁四周用土封严;
(2)打开电源,用蓄电池向风扇(16)供电,开启截止阀(8),使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采集装置的风扇(16)处于工作状态;运行10 min后开始采集气体;
(3)采集气体样时,在30 min时段内,分别于0 min、10 min、20 min和30 min,分别进行以下操作:启动气泵(1),负压单向阀(6)开启,运行1分钟;
把截止阀(8)至取气管(7),以及三通管(2)内的气体,通过气泵(1)的排气阀排放;关闭气泵(1)的排气阀,通过气泵(1)使得取气管(7),以及三通管(2)内充满圆储气管(12)内的气体,并使内压力为正压,负压单向阀(6)关闭,正压单向阀(4)开启,如此反复,通过气泵(1)向真空铝塑复合气袋(5)注入气体200 mL;注入气体量由正压单向阀(4)进口的流量计(3)确定;气体样品密封储存,立即带回实验室,用岛津GC-14A气相色谱仪测定,结果在显示器上显示或打印;
(4)采样频次为每月2次以上;
(5)同步通过置入上端开口的温度测量管(20)内的温度计测量圆储气管(12)内的温度;还通过温度计测量环境气温和土壤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11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