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FT阵列基板、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20890.5 | 申请日: | 2012-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0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华;张亮;许益祯;刘宝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G02F1/1368;G02F1/133;H01L27/12;G09G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tft 阵列 液晶显示器 及其 驱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TFT阵列基板、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TFT-LCD)主要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扫描驱动电路和数据驱动电路。其中,液晶显示面板一般由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对盒后在其间填充液晶层而制成。扫描驱动电路和数据驱动电路分别与阵列基板上的TFT开关元件连接。
传统的TFT阵列基板中,一个TFT开关元件通过一条数据线和一条栅线进行控制,通过开启或关闭开关元件,驱动与该开关元件连接的像素电极。在阵列基板工作时,数据线将数据驱动电路中的视频数据信号传送到开关元件的源极,以此控制像素电极的电压;扫描线将扫描驱动电路中的扫描驱动信号传送到开关元件的栅极,以此控制开关元件的开启和关闭。
此外,各种LCD都是通过电场来驱动液晶分子的扭转,使光线选择性通过来呈现不同灰度的图像。驱动液晶分子扭转的电场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形成。当向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施加用于驱动液晶的直流电压超过预设时间时,液晶的性质可能会恶化。因此,业界提出了包括帧反转、行反转、列反转或点反转的反转驱动方式。
其中,点反转方式以显示画面均匀性好,画面品质高,电路之间的耦合最小而逐渐成为各大厂商的首选方式。所谓点反转,就是对于某一像素单元,在画面显示一帧的时间内采用正电压(即工作电压高于公共电压),下一帧的时间则采用负电压(即工作电压低于公共电压)对该像素单元进行充电而实现正负电极交替。此外,由于因为源极驱动芯片(Source driver ic)所有通道(channel)不能同时输出同极性的数据信号,因此在整个液晶面板中,同一帧的时间内各像素单元的电压极性与其上下左右的四个像素单元相反。
现有技术为实现点反转,需要在同一帧的时间内不断反转数据线驱动各像素单元的工作电压,如图1所示,工作电压在高低电压之间的频繁地交替变化将导致数据线驱动功耗增加,限制了大尺寸液晶显示面板的开发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TFT阵列基板、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以解决数据线驱动时极性频繁交替功耗大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TFT阵列基板,包括横纵交叉的多条栅线和多条数据线;其中,栅线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栅线和第二栅线,数据线包括间隔设置的奇数列数据线和偶数列数据线;栅线、数据线定义的像素单元包括TFT开关元件和像素电极;
奇数列数据线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栅线连接的第一像素单元,和与所述第二栅线连接的第二像素单元;
偶数列数据线连接有与所述第二栅线连接的第三像素单元,和与所述第一栅线连接的第四像素单元;
其中,栅线方向上的同一像素行的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四像素单元连接同一条栅线,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三像素单元连接同一条栅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像素单元与所述第三像素单元在栅线方向上相邻。
或者,所述第一像素单元与所述第四像素单元在栅线方向上相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栅线和所述第二栅线位于同一像素行的像素单元的两侧。
一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上述TFT阵列基板。
一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的驱动方法,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上述的TFT阵列基板;
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向各条数据线输入每隔两个扫描周期极性反转的数据信号,且相邻的奇数列数据线和偶数列数据线同一时间点的数据信号极性相反;
对应地向第一栅线输入第一扫描信号,以便开启所述第一像素单元和所述第四像素单元的TFT开关元件,为像素电极充电;
对应地向第二栅线输入第二扫描信号,以便开启所述第二像素单元和所述第三像素单元的TFT开关元件,为像素电极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08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