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烯腈共聚物型阻水纱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20211.4 | 申请日: | 2012-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51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周巧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奋发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31 | 分类号: | D06M15/31;C08F251/00;C08B3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3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腈 共聚物 型阻水纱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丙烯腈共聚物型阻水纱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十几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电力电缆的应用领域也在日益扩大,同时环境对电力电缆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对电力电缆的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阻水纱是电力电缆行业普遍使用的阻水材料,其所起到的密封、缓冲防护、隔潮和防水作用已得到人们普遍认可,其性能和品种也随着电力电缆的发展得到不断改进和完善。
传统阻水纱是由吸水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纺,经梳条整理而成。但传统阻水纱耐温性不好,不能适应成缆制作过程中的高温生产环境,抗拉强度低,容易断裂,引起生产事故,纵向阻水效果不理想,对电力电缆传输性能的长期稳定性会产生很大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广泛应用的丙烯腈共聚物型阻水纱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丙烯腈共聚物型阻水纱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为:
(1)将淀粉和氯化钠加入水和环氧氯丙烷混合的溶液中搅拌,滴加氢氧化钾溶液并反应,后处理得到交联淀粉;
(2)交联淀粉水溶液中依次加入硫酸亚铁溶液、丙烯腈和过氧化氢,加热反应,后处理得到粉末状丙烯腈共聚物;
(3)将合成纤维长丝浸渍在分散有丙烯腈共聚物的水中,取出烘干,得到丙烯腈共聚物型阻水纱。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后处理过程为用盐酸对反应液中和,过滤,用水、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到交联淀粉。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步骤(2)中所述加热温度为35-45℃,所述反应时间为1-2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丙烯腈共聚物型阻水纱的制备方法,所得丙烯腈共聚物型阻水纱纵向阻水效果好,遇水时迅速膨胀,具有很高的吸水倍率、良好的抗拉强度和热稳定性能,在高温环境中仍能够保证很好的吸水倍率,高倍率吸水树脂和合成纤维长丝结合牢固,在使用的时候不容易脱粉,也不会粘合,使用长久,该方法生产工艺简单,技术性能稳定,同时实用性强,能够广泛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
(1)将50g淀粉和0.8g氯化钠加入84ml水和环氧氯丙烷混合的溶液中搅拌,滴加20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钾溶液并反应,用盐酸对反应液中和,过滤,用水、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到交联淀粉;
(2)向含有25g交联淀粉的150ml水溶液中依次加入6ml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亚铁溶液、30ml丙烯腈和5ml质量分数为6%的过氧化氢,在35℃下反应1小时,后处理得到粉末状丙烯腈共聚物;
(3)将合成纤维长丝浸渍在分散有丙烯腈共聚物的水中,取出烘干,得到丙烯腈共聚物型阻水纱。
实施例二:
(1)将23g淀粉和0.5氯化钠加入90ml水和环氧氯丙烷混合的溶液中搅拌,滴加17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钾溶液并反应,用盐酸对反应液中和,过滤,用水、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到交联淀粉;
(2)向含有27g交联淀粉的150ml水溶液中依次加入6ml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亚铁溶液、28ml丙烯腈和4ml质量分数为6%的过氧化氢,在40℃下反应1.5小时,后处理得到粉末状丙烯腈共聚物;
(3)将合成纤维长丝浸渍在分散有丙烯腈共聚物的水中,取出烘干,得到丙烯腈共聚物型阻水纱。
实施例三:
(1)将78g淀粉和1.5g氯化钠加入134ml水和环氧氯丙烷混合的溶液中搅拌,滴加32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钾溶液并反应,用盐酸对反应液中和,过滤,用水、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到交联淀粉;
(2)向含有27g交联淀粉的150ml水溶液中依次加入7ml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亚铁溶液、33ml丙烯腈和7ml质量分数为6%的过氧化氢,在45℃下反应2小时,后处理得到粉末状丙烯腈共聚物;
(3)将合成纤维长丝浸渍在分散有丙烯腈共聚物的水中,取出烘干,得到丙烯腈共聚物型阻水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奋发绝缘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奋发绝缘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202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