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动方法及使用该驱动方法的显示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9984.0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8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刘鸿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鸿达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方法 使用 显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驱动方法,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及其使用该方法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中,图像的显示是通过改变加载于每个像素的电压,以改变与该像素区域对应的液晶分子层两侧的电场来控制其扭转角度或排列,进而控制光的通过量来实现的。而液晶分子却具有这样一种特性:若加载于液晶层两侧的电场方向长时间保持不变,则液晶分子的物理特性会遭到破坏或有残留电荷分布于其中,即无法再根据电场的变化来做以往相应的转动。因此,每隔一定时间就必须改变加载在液晶层两侧的电场的方向,使液晶分子交替在相反的方向上偏转,以防止其物理特性遭到破坏。目前常见的反转驱动模式有:帧反转驱动(Frame Inversion)模式、列反转驱动(Column Inversion)模式、行反转驱动(Line/Row Inversion)模式及点反转驱动(Dot Inversion)模式等。
图1至图4分别绘示在四种驱动模式下,在三个连续帧中,源极输出信号和对应像素的电压差的极性。在四个驱动模式下,每当帧改变时,子像素的电压差的极性从正(+)改变到负(-)或从负(-)改变到正(+)。在图11至图44中,仅绘示三个相邻帧。
如图1所示,在帧反转模式中,面板中所有像素的电压极性均相同,不是正就是负。如果在第一帧中所有子像素的电压极性均为正时,那么在第二帧中则改变成负,且随后在第三帧中改变成正。
如图2所示,在列反转模式中,同一列中的所有子像素的电压差的极性均相同(不是正就是负),但在下一列中反转。举例来说,在第一帧中,列(1)中的所有子像素的电压差的极性均为正,且列(2)中的所有子像素的电压差的极性均为负,列(3)中的所有子像素的极性均为正。当所述帧改变成第二帧时,列(1)中的所有子像素的极性均反转成负,且列(2)中的所有子像素的极性均反转成正,列(3)中的所有子像素的极性均为负。当所述帧改变成第三帧时,列(1)中的所有子像素的极性再次改变成正,且列(2)中的所有子像素的极性再次改变成负,列(3)中的所有子像素的极性再次改变为正。
如图3所示,在行反转模式中,同一行中的所有子像素的极性均相同(不是正就是负),但在下一行中反转。举例来说,在第一帧中,行(1)中的所有子像素的极性均为正,行(2)中的所有子像素的极性均为负,且行(3)中的所有子像素均为正。当所述帧改变成第二帧时,行(1)中的所有子像素的极性均反转成负,行(2)中的所有子像素的极性均反转成正,且行(3)中的所有子像素的极性均反转成负。当所述帧改变成第三帧时,行(1)中的所有子像素的极性再次改变为正,行(2)中的所有子像素的极性再次改变为负,且行(3)中的所有子像素极性再次改变为正。
如图4所示,在点反转模式中,任何相邻的子像素的极性彼此均不同。举例来说,在第一帧中,列(1)与行(1)交叉位置处的子像素极性为正,但其相邻子像素列(1)与行(2)交叉位置处的子像素极性和列(2)与行(1)交叉位置处的子像素极性均为负。当所述帧改变成第二帧,列(1)与行(1)交叉位置处的子像素极性反转成负,且其相邻子像素列(1)与行(2)交叉位置处的子像素极性和列(2)与行(1)交叉位置处的子像素极性均反转成正。当所述帧改变成第三帧时,列(1)与行(1)交叉位置处的子像素极性再次改变为正,而其相邻子像素列(1)与行(2)交叉位置处的子像素极性,和列(2)与行(1)交叉位置处的子像素极性再次改变为负。
在上述已知的四种反转模式中,如果一子像素在第一帧中的极性均为正时,那么在第二帧中则需改变成负,且随后在第三帧中又再次改变成正,如此大的源极驱动电压切换将导致大的功率消耗,且现在显示器,以液晶显示器为例,其更新率约为每秒60帧(或每秒75帧),对于仅显示静态画面来说,如此高的更新率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功率消耗。
因此,如何降低驱动液晶显示器时的功率消耗,即成为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即是在提供一种显示器,尤其是液晶显示器的显示驱动方法及显示驱动装置,通过减少交替在相反极性方向上的电压差加压的次数,来减低功率消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即是在提供一种显示器的驱动方法,以及额外于一帧时间中增加停止扫描信号以及数据信号送出的时段,并配合停止供应或降低或休眠该漏极驱动器或/和源极驱动器的驱动电压或电流来减低功率消耗。该方法更可以此降低显示器、液晶显示器更新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鸿达,未经刘鸿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99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