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工艺设计三维仿真计算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319829.9 | 申请日: | 2012-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67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 发明(设计)人: | 朱嵩;何小华;龙国庆;李波;杨志;汤东升;罗必雄;乔旭斌;匡俊;毛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茹;曾旻辉 |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大型 逆流 自然通风 冷却塔 工艺 设计 三维 仿真 计算方法 | ||
1.一种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工艺设计三维仿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超大型冷却塔的工艺尺寸,建立所述超大型冷却塔的三维网格模型,其中,所述工艺尺寸包括零米直径、出口直径、喉部直径、喉部高度、塔高;
计算所述超大型冷却塔的环境空气参数和冷却水参数,将参数导入预设的环境气象程序;
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中读入所述三维网格模型,编译所述环境气象程序;
指定水温标量的计算区域为传热传质区,设定控制参数;对所述计算域进行初始化,进行计算得到仿真计算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工艺设计三维仿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环境气象程序包括:
冷却水运动程序、基于Merkel模型的气水两相间传热传质程序、气水两相的相互作用程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工艺设计三维仿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需要对环境风的影响进行仿真时,所述预设的环境气象程序还包括环境风速剖面程序,设置所述计算域的顶部属性为光滑墙;
当不需要对环境风的影响进行仿真时,设置所述计算域的顶部属性为压力出口边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工艺设计三维仿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控制参数的步骤,包括:
设置大气压、重力加速度、布辛涅司克(Boussinesq)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工艺设计三维仿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控制参数的步骤,还包括:
设置湍流模型,选择标准k-ε模型、标准wall函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工艺设计三维仿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控制参数的步骤,还包括:
设置流体属性为水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指定水蒸气和空气的比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工艺设计三维仿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控制参数的步骤,还包括:
在边界条件上给定流速、温度和组分的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工艺设计三维仿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控制参数的步骤,还包括:
设置差分格式、松弛因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超大型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工艺设计三维仿真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计算域进行初始化,进行计算得到仿真计算结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仿真计算结果,分析空气流场、温度场、组分场以及出塔水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98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碳纤维自行车空心曲柄
- 下一篇:一种自行车中轴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