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膜检测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210319436.8 | 申请日: | 2012-09-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4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 发明(设计)人: | 韩厚强;汪洋;俞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南风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3/40 | 分类号: | G01M3/40 |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膜的检测,具体讲就是检测膜面上是否存在孔洞。
背景技术
垃圾填埋是目前采用较为普遍的垃圾处理方式之一。垃圾填埋处理的前提是垃圾填埋厂的设计和构筑。通常是在场地开挖满足容量要求的填埋坑,在坑池内布设防渗膜,相邻膜的边沿处焊接连接使其构成完整的防渗膜,再在膜上铺设碎土、细砂等辅垫物,若能够确认防渗膜无损伤部位,即无泄漏点,则可以实施垃圾填埋了。
现有技术中防渗膜铺设并焊接后的防漏检测是十分困难的,泄漏的原因主要是膜面损伤,膜面损伤有两种基本形式,其一膜体受尖锐物刻、划而破损,其二是焊接处的焊接质量缺陷。
如何快速、准确地检测到防渗膜是否有渗漏点即渗漏点的位置就成为垃圾填埋厂围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有人设计出高压检测器用于检测防渗膜是否有渗漏,现有检测器在检测中两种情况比较容易发生触电危险:1、在检测中膜有较大的漏洞或检测人员一脚跨入辅垫物另一只脚还在大地时容易发生触电危险;2、在检测中发现有漏洞,用手直接扒开辅垫物时容易发生触电危险。针对上述两种情况,在高压发生器电路中加装了防触电保护装置,此类防触电设计,需通过复位和重新上电才能使电源输出正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采用导电法的膜检测器,快速、准确检测是否有渗漏存在,并可有效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及无需复位和重新上电,当外部漏电移除后电源输出随即正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膜检测器,包括市电输入单元、高压电源单元;驱动控制器单元及输出反馈单元,其特征在于:
市电输入单元:市电输入部分是将交流220V通过整流和滤波变为固定的一直流电压;
高压电源单元:高压电源单元由升压变压器和开关管两部分组成,在开关管导通期间,变压器源边线圈储存能量;在开关管截止期间源边线圈将储存的能量传递给变压器幅边线圈并输出;通过变比等于电压比的关系(N幅/N源=Vo/Vi)实现所需直流高压输出;
驱动控制器单元:驱动控制器单元由新一代的固定频率电流型反激变换式PWM控制器NCP1273组成;
输出反馈单元:输出反馈单元由稳压控制部分和非锁死关断控制部分组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可以检测出泄漏位置地点,同时具有防触电的安全功能,确保了检测的正常进行和安全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1、一种膜检测器,包括市电输入单元、高压电源单元;驱动控制器单元及输出反馈单元,其特征在于:
市电输入单元:市电输入部分是将交流220V通过整流和滤波变为固定的一直流电压;
高压电源单元:高压电源单元由升压变压器和开关管两部分组成,在开关管导通期间,变压器源边线圈储存能量;在开关管截止期间源边线圈将储存的能量传递给变压器幅边线圈并输出;通过变比等于电压比的关系(N幅/N源=Vo/Vi)实现所需直流高压输出;
驱动控制器单元:驱动控制器单元由新一代的固定频率电流型反激变换式PWM控制器NCP1273组成;
输出反馈单元:输出反馈单元由稳压控制部分和非锁死关断控制部分组成。
正常工作中,由市电输入部分提供变压器直流输入电压.高压实现单元,在驱动控制单元控制下,将该电压转换为所需高压。反馈单元监视高压输出回路的状况。在输出回路发生变化时,反馈单元将这一变化信息,通过光耦反馈给驱动控制单元;驱动控制单元依据该反馈信息,调整自身工作状况。
在发生人体触电时,Vc电压减小,导致Va电压升高,此时三极管导通。此时FB引脚为0电平;从而使NCP1273进入非锁存关断状态。
在非锁存关断状态PWM没有输出,由于MOSFET管的截止,使输出端输出电压为零。
当人体与输出回路断开时,由于NCP1273具有软启动功能,使输出正常。
该发明针对膜检测中,经常用手扒开膜上辅垫物具有鲜明的适用性,既起到了防触电保护功能又避免了反复启动高压电源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南风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南风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94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曲面柔性压力感应式电子白板
- 下一篇:一种波形音乐粗情感软切割分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