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花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319381.0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5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曲延英;陈全家;郭忠军;孙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07K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屈静 |
地址: | 83005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花 叶片 蛋白质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棉花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同时棉花也是世界性的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棉花能制成各种规格的纺织物,这些纺织物具有穿着舒适,坚牢耐磨,能洗涤并在高温下熨烫等特点。因此,棉花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开发潜力。
棉花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和油料作物,在其进行大量的分子标记和QTL等研究后,对它开展蛋白质组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也更为可行。但棉花中含有大量的色素、酚、醌等一些次生代谢产物,严重影响所提蛋白的纯度,从而影响棉花蛋白质领域的研究,以及影响棉花产业的发展。因此,在提取蛋白质时应尽可能的除去这些物质的干扰,对解决棉花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花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该方法提取的棉花叶片蛋白纯度高,适合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利于促进棉花产业发展。
一种棉花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棉花叶片,用液氮研磨;
2)经液氮研磨的叶片粉末转入离心管中,并加入预冷的三氯乙酸提取液,混合均匀,放在-20℃冰箱中两小时以上,每半小时震荡一次;
3)离心管离心,弃上清,留沉淀,向沉淀中加入-20℃预冷丙酮溶液,混合均匀,于-20℃静置2~4h;
4)离心管离心,弃上清,留沉淀,洗涤沉淀,并保留沉淀;
5)沉淀抽真空,挥发丙酮,得到蛋白质干粉;
6)取干燥的蛋白粉末,加入蛋白裂解液,35℃的水浴中裂解1h,离心,取上清,所述上清为棉花叶片蛋白溶解液。
所述三氯乙酸提取液的配方为:10%TCA,0.07%-0.1%DTT,0.5%β-巯基乙醇,1mmol/L PMSF,溶剂为丙酮。
所述丙酮溶液含有0.07%-0.1%DTT和1mmol/L PMSF。
所述蛋白裂解液的配方为:7mol/L尿素,2mol/L硫脲,4%CHAPS,80mmol/L DTT,1mmol/L PMSF,0.3%载体两性电解质。
用液氮研磨叶片时加入PVPP和石英砂。
所述三氯乙酸提取液的用量是每0.4克叶片加入1.8mL预冷三氯乙酸提取液。
步骤4)所述沉淀重复洗涤3次或3次以上,或过夜洗涤,至接近白色。
所述蛋白裂解液的用量是每毫克干燥蛋白干粉加入蛋白裂解液20μl。
本发明所述棉花叶片蛋白质提取方法提取的蛋白质稳定,重复性好,且蛋白质纯度较高,电泳图谱显示几乎没有横条纹和拖尾等纹理现象,清晰,圆润。
附图说明
图1不同提取方法对棉花叶片蛋白质2-DE图谱的影响,A:酚法,B:TCA/丙酮法,C:改良的TCA/丙酮法;
图2不同上样量对棉花叶片蛋白质2-DE图谱的影响(IPGpH4-7,18cm);
图3不同上样量对棉花叶片蛋白质2-DE图谱的影响(IPGpH4-7,24cm)。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路线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用到的材料:
植物材料:棉花品种“KK1543”,由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实验室提供。
实施例1棉花叶片获取
选取籽粒饱满且脱绒干净的棉花种子处理后放入三角瓶里,浸种24小时,待种子露白后转入放有两层滤纸的发芽盒中,并保持发芽盒湿润,待长出两片子叶后,选取长势健壮,均一的棉苗转入1/2Hoagland培养液中,人工气候室水培。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8/25C(白天/晚上),光强为12000lx以上光照350~400,每天光照10小时,相对湿度为60~80%。每隔4d换一次培养液,并注意清洗根部和盆子等处的青苔,培养半个月后取其叶片,用纯水,去离子水依次清洗干净,用滤纸吸干水后,于液氮中速冻后置于-80℃超低温冰箱保存,待用。
本实施例所用棉花为KK1543。
实施例2棉花叶片蛋白提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农业大学,未经新疆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93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