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锁相环、微波调制解调器及相跳抑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9208.0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3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高福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L7/085 | 分类号: | H03L7/085;H03L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黄厚刚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锁相环 微波 调制解调器 抑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锁相环、微波调制解调器及相跳抑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以及电路控制领域的不断发展,很多调制解调器可以同时支持多种调制模式。当调制解调器的调制模式改变时,需要随之改变相应的电路参数以获得最优的性能。
以微波调制解调器为例,当ODU(OutdoorUnit,室外单元)受到外部应力(比如振动,温度变化等)时,其发送给微波调制解调器的信号频点会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突变,这种突变被称为相跳。
微波调制解调器对ODU的相跳抑制主要是通过锁相环来实现的。请参见图1所示的锁相环结构图,其中,鉴相器102计算实际接收到的信号与理想信号之间的误差(鉴相器误差),并将鉴相器误差传输给滤波器103进行后续处理,压控振荡器104根据滤波器的滤波处理结果生成校正信号,误差校正模块101根据校正信号对收到的信号进行校正,如此反复循环以达到抑制相跳的目的。锁相环抑制相跳的能力是由图1中二阶环路滤波器的环路带宽参数,即增益因子kr、比例因子kp和积分因子ki的值决定的。环路带宽参数越大,抑制相跳的能力越强,但是锁相环环路的稳定性越差,因此,环路带宽参数的选择需要根据多方面性能折衷。
现有的相跳抑制方法,由调制解调器自适应提取出当前链路中工作的调制模式并上报给软件,由软件根据调制模式确定环路带宽参数,以便锁相环中的滤波器根据软件确定的环路带宽参数对鉴相器误差进行滤波处理。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通过软件修改环路带宽参数的方法,从设备将工作模式上报软件到软件确定环路带宽参数的过程中会有延时,当调制模式发生变化时,环路带宽参数无法及时的响应调制模式的变化,在环路带宽参数延时的时间段内调制解调器的误码率较高,在性能上存在较高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调制模式改变时环路带宽参数响应延时,调制解调器误码率较高,性能上存在较高风险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锁相环、微波调制解调器及相跳抑制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锁相环,所述锁相环包括:误差校正模块、鉴相器、参数选择模块、延时调整模块、滤波器和控制振荡器;
所述误差校正模块,用于根据校正信号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数据;
所述鉴相器,用于根据当前调制模式对所述误差校正模块校正后的数据进行误差鉴相,获得鉴相器误差;
所述参数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调制模式选择相应的环路带宽参数;
所述延时调整模块,用于对所述鉴相器误差或所述环路带宽参数进行延时,以便所述鉴相器误差和所述环路带宽参数同时到达所述滤波器;
所述滤波器,用于根据所述参数选择模块选择的环路带宽参数对所述鉴相器获得的鉴相器误差进行滤波处理;
所述控制振荡器,用于根据所述滤波器的处理结果生成新的校正信号,以便所述误差校正模块根据所述新的校正信号继续对所述输入的数据进行校正。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微波调制解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调制解调器包括上述锁相环。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相跳抑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校正信号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校正,获得校正后的数据;
根据当前调制模式对所述校正后的数据进行误差鉴相,获得鉴相器误差;
根据所述当前调制模式选择相应的环路带宽参数;
对所述鉴相器误差或所述环路带宽参数进行延时,以使所述鉴相器误差和所述环路带宽参数同步;
根据所述环路带宽参数对所述鉴相器误差进行滤波处理;
根据所述滤波处理结果生成新的校正信号,以便根据所述新的校正信号继续对所述输入的数据进行校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锁相环根据当前调制模式直接选择环路带宽参数,同时,还对环路带宽参数或者与当前调制模式相对应的鉴相器误差进行延时处理,使该环路带宽参数和与调制模式相对应的鉴相器误差同时到达滤波器,从而解决了环路带宽参数在调制模式变化时有响应延时的问题,达到降低调制解调器误码率,减小性能上存在的风险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92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