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处理二氧化碳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17485.8 | 申请日: | 2012-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0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J.H.齐亚;D.C.霍菲尔;V.V.利相斯基;S.D.桑博恩;M.阿里克;R.A.施斯勒;P.B.维克沙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1/12;F28F9/00;B01D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肖日松;曹若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处理 二氧化碳 系统 方法 | ||
1. 一种用于处理二氧化碳(CO2)的热交换组件(12),所述热交换组件包括:
壳体(68),其包括入口(72)、出口(74)和限定在所述入口与所述出口之间延伸的腔体(78)的内表面(76),所述壳体构造成用以通过所述入口接收固态CO2;以及
延伸通过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个热交换管(70),所述热交换管定向成用以接触固态CO2,以便于将热从固态CO2传递至通过所述热交换管引导的热交换流体,以便于将固态CO2的至少一部分转变成液态CO2,所述热交换组件构造成用以从所述固态CO2回收冷冻值,且将所述回收的冷冻值的至少一部分传递至烟道气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8)构造成用以将所述腔体保持在预定的压力范围内,以便防止所述固态CO2再升华成气态CO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表面(76)在上部部分(80)与在所述上部部分的下方延伸的下部部分(82)之间延伸,所述下部部分构造成用以将液态CO2包含于其中。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管(70)包括外表面(90)和从所述管外表面向外延伸的多个肋片(92),所述多个肋片中的每个肋片(92)均定向成用以支承所述上部部分(80)内的固态CO2。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肋片中的每个肋片(92)至少部分地淹没在液态CO2内。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组件(12),其特征在于,相邻肋片(92)定向成使得将多个开口(112)限定在相邻肋片之间,各开口的尺寸确定为用以将液态CO2从所述上部部分(80)引导至所述下部部分(82)。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组件(12)还包括闭锁式料斗组件(62),所述闭锁式料斗组件(62)联接到所述壳体入口(72)上,用于将固态CO2通过所述入口引导至所述壳体腔体(78)中。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组件(12),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式料斗组件(62)构造成用以使得固态CO2能够重力供给到所述壳体腔体(78)中。
9. 一种用于处理烟道气体中的二氧化碳(CO2)的气体处理系统(42),所述气体处理系统包括:
冷却系统(46),其联接到烟道气体的源,且构造成用以从所述源接收烟道气体流,所述冷却系统构造成用以冷却所述烟道气体内的CO2来形成固态CO2;以及
热交换组件(12),其联接到所述冷却系统上,用于从所述冷却系统接收固态CO2流,其中,所述热交换组件构造成用以从所述固态CO2回收冷冻值,且将所述回收的冷冻值的至少一部分传递至所述烟道气体,所述热交换组件包括:
壳体(68),其包括入口(72)、出口(74)和限定在所述入口与所述出口之间延伸的腔体(78)的内表面(76),所述壳体构造成用以通过所述入口接收固态CO2;以及
延伸通过所述壳体的至少一个热交换管(70),所述热交换管定向成用以接触固态CO2以便于将热从固态CO2传递至通过所述热交换管引导的热交换流体,以便于将固态CO2的至少一部分转变成液态CO2。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体处理系统(4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8)构造成用以将所述腔体保持在预定的压力范围内,以便防止固态CO2再升华成气态CO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74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推拉窗的锁扣装置
- 下一篇:用于维修涡轮叶片顶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