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作为炼钢压渣剂的用途及其抑制钢渣泡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317189.8 申请日: 2012-08-31
公开(公告)号: CN102787201A 公开(公告)日: 2012-11-21
发明(设计)人: 闫占辉;王毅;罗伯钢;张新国;吴耀春;裴培;赵长亮;白艳江;曾立;王莉 申请(专利权)人: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C21C5/28 分类号: C21C5/28;C21C5/30
代理公司: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代理人: 刘丽君
地址: 063200***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作为 炼钢 压渣剂 用途 及其 抑制 钢渣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炼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煤作为炼钢压渣剂的用途及其抑制钢渣泡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钢铁市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同时钢铁产品用户对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作为新一代“全三脱”生产工艺流程可满足冶炼高附加值品种钢的要求。“全三脱”铁水指脱硫、脱磷和脱硅后的铁水。原铁水脱磷工艺主要在混铁车、铁水罐等内进行。从20世纪初开始,新日铁在名古屋厂,住友在鹿岛厂、川崎制铁在水岛钢铁厂试验专用转炉进行脱磷。到90年代末,转炉脱磷技术日趋成熟,各大公司全面推广应用,纷纷取代混铁车和铁水罐脱磷技术,尤其是日本新日铁君津钢铁厂,在90年代末短时间内把两个炼钢厂的混铁车都改为转炉脱磷。日本1999年投产的住友和歌山厂专门建了一个转炉脱磷车间,由脱磷转炉专向脱碳转炉提供脱磷铁水。

脱磷转炉吹炼时间短,仅5~6分钟,吹炼过程加入白灰、轻烧、矿石和萤石等辅料进行造渣、脱硅和脱磷,且其脱磷作用主要依靠炉渣中较高的FeO含量,加大炉渣与铁水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行快速的脱磷,实际生产过程中脱磷转炉炉渣FeO过高,渣钢反应不平衡。渣中FeO控制偏高给脱磷炉冶炼带来许多问题,例如:铁耗高,加入脱磷炉的矿石基本未还原,全部损失在炉渣中;降低炉渣脱硫能力;污染环境,由于渣钢反应不平衡,渣中较高的FeO在出半钢或半钢运输过程中与半钢碳反应产生大量红烟。脱磷冶炼总要前倒渣,严重影响脱磷周期;半钢吹炼结束后由于渣泡容易发生喷溅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等。

脱磷炉在吹炼结束出钢操作之前会由于炉渣中FeO含量较高(TFe达到16%)无法直接出钢,需要进行前倒渣,然后再出钢,如此既影响冶炼周期和生产节奏,同时提高了钢铁料消耗,炼钢成本增加。但是,目前采用转炉脱磷工艺的“全三脱”冶炼工艺为国内首家采用,虽然日本技术已经成熟,但由于其保密性,关于脱磷炉吹炼结束抑制渣泡的操作规范还未见报道。

国内钢厂常规冶炼一般采用含碳改质剂、镁碳球等进行压渣以及渣改制,对于常规冶炼效果较好,但由于脱磷炉脱磷操作FeO含量较高,脱磷反应温度低等原因造成寻常压渣剂无法达到抑制渣泡的目的。通常转炉脱磷吹炼结束后需向前摇至78℃左右向渣罐内倒渣,倒渣至转炉角度90℃时结束倒渣进行出钢。这种操作方法不仅影响转炉冶炼周期3-5分钟,同时也造成钢铁料的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煤作为炼钢压渣剂的用途,解决了脱磷转炉出钢之前必须前倒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煤作为炼钢压渣剂的用途,该压渣剂以煤为基;

进一步地,所述煤粉为动力煤;

进一步地,所述煤粉的全水的质量百分含量在20%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煤粉的可燃基挥发分的质量百分含量20%以上,40%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煤粉的粒径为30mm到50mm;

为解决炼钢中脱磷冶炼时总要前倒渣,严重影响脱磷周期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抑制钢渣泡的方法,控制转炉温度降低8-11℃,每炉多加冷却剂约0.5到0.8吨,供氧开吹前期30000-35000Nm3/h,开吹2-3分钟后调整为20000-25000Nm3/h直至吹炼结束;在脱磷吹炼结束后,向转炉内加入所述压渣剂;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剂为烧结矿;

本发明涉及煤作为炼钢压渣剂的用途及其抑制钢渣泡的方法,通过降低终渣FeO含量,使脱磷冶炼不用前倒渣就能直接出钢,极大地缩短冶炼周期,平均生产周期由原35分钟缩短到25分钟,同时有效降低钢铁料消耗,提高转炉炉衬寿命,实现脱磷炉冶炼半钢的低成本,高效率,节能环保的生产目标,且不影响环境并达到半钢化学成分和温度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脱磷炉压渣剂,以煤粉为基,所述煤粉为动力煤,所述煤粉的全水的质量百分含量Mt≤20%,所述煤粉可燃基的挥发分的质量百分含量20%≤Vdaf≤40%,煤粉的粒径为30mm到50mm,并压制成球。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300t脱磷转炉的特点以及铁水条件,转炉供氧强度,氧枪枪位,氧耗和辅原料加入等情况,加入不同重量的本发明提供的压渣剂,可将脱磷转炉终渣全铁控制在10%以下,并实现转炉快速出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71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