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误操作的方法、装置和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316613.7 | 申请日: | 2012-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41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棽;王文林;李伟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操作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误操作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有触摸屏幕的移动终端被广泛的应用在生活中,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用户通过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幕即可完成对移动终端的控制,交互方式更加多样化和人性化。
由于通过简单的触摸动作即可完成对于移动终端的操作,因此,使用带有触控技术的移动终端很容易发生误操作。例如,用户会把移动终端放在衣服口袋或手提包等地方随身携带,当用户活动时,移动终端的电源键有可能被误触发从而导致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幕被点亮,并接受触摸事件,可能导致不可预料的误操作,给用户带来损失。
目前部分移动终端支持设置锁屏界面,用户必须使用约定的解锁方式去解除锁屏状态,才能正常使用移动终端。
但是,通过锁屏界面防止误操作的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误操作的风险,但是在手机由待机状态进入活动状态时,仍达不到防止误操作的目的。例如,当手机收到来电或闹铃提示时,为了方便用户能及时做出反应,大部分手机都会自动把锁屏隐藏直接显示来电或闹铃界面,就无法利用锁屏机制避免误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误操作的方法、装置和设备,可以防止移动终端由待机状态进入活动状态后可能引起的误操作。
一种防止误操作的方法,当移动终端由待机状态进入活动状态后,所述方法包括:
实时监测所述移动终端与周围环境的第一距离;
当所述第一距离满足预设的距离条件时,关闭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幕并禁用所述触摸屏幕。
一种防止误操作的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移动终端由待机状态进入活动状态后,所述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所述移动终端与周围环境的第一距离;
关闭模块,用于当所述监测模块监测得到所述第一距离满足预设的距离条件时,关闭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幕并禁用所述触摸屏幕。
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触摸屏幕;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和
一个或多个模块,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存储于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成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具有如下功能:
实时监测所述设备与周围环境的第一距离;
当监测得到所述第一距离满足预设的距离条件时,关闭所述触摸屏幕并禁用所述触摸屏幕。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止误操作的方法、装置和设备,通过在移动终端由待机状态进入活动状态后,开启实时监测移动终端与周围环境的第一距离的操作,以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被用户收起(例如放置在背包或口袋中),当第一距离满足预设的距离条件时,则可以认为移动终端处于被用户收起的状态,关闭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幕并禁用触摸屏幕,以防止用户在活动时对移动终端产生误操作,避免因误操作产生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止误操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防止误操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止误操作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止误操作的装置中的关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止误操作的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止误操作的装置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止误操作的方法、装置和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首先,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止误操作的方法,用于在移动终端由待机状态进入活动状态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实时监测移动终端与周围环境的第一距离;
其中,本步骤S101具体的可以为:
实时监测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幕与触摸屏幕前方最近的物体的第一距离。
S102、当第一距离满足预设的距离条件时,关闭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幕并禁用触摸屏幕。
其中,上述关闭移动终端的触摸屏幕并禁用触摸屏幕,具体包括:
使移动终端进入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预先定义的闭屏状态,并向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上报进入闭屏状态的原因,以便于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根据进入闭屏状态的原因判断用户通过非触摸屏幕发出的控制命令是否可以执行。
进一步地,当上述第一距离不满足预设的距离条件时,本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66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矽肺病的中药药物
- 下一篇:一种治疗痔疮术后出血的中药止血栓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