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遍历场景状态图的嵌入式测试用例设计与生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316605.2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8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郑彦兴;杨广华;李东红;刘宇;房友园;邓世伟;苏晓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8部队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遍历 场景 状态图 嵌入式 测试 设计 生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遍历场景状态图的嵌入式测试用例设计与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软件测试过程中,测试用例的设计与生成往往是软件测试的关键与难点。对于嵌入式软件测试,被测软件一般具有实时性、并发性等特点,测试用例设计与生成时需要考虑这些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目前,基于场景的测试方法成为软件测试领域的研究热点。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的W.T Tsai等人提出了基于场景模型的面向对象测试框架,使用场景生成工具产生测试场景,还提出了积极测试、消极测试、测试切片、分割测试等测试技术。瑞士苏黎世大学的J.Ryser等人提出了基于场景的软件验证和测试方法SCENT(A Method forSCENario-Based Validation and Test of Software),在分析阶段创建场景,将场景形式化为状态图,通过对状态图添加注释为测试用例的生成提供有用信息,注释的内容包括前置条件、后置条件,数据范围等,通过路径遍历状态图产生测试用例。美国奥本大学的K.H CHANG等人提出基于形式化规范和使用剖面的测试场景生成方法,该方法使用Object-Z形式化语言描述软件需求,使用状态转换图对系统的动态行为建模,通过在状态转换图上添加概率信息来反映使用剖面,将需求规范转换为状态转换图,然后根据状态转换图生成测试场景。
测试用例是为验证程序是否符合特定系统需求而开发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和预期结果的集合。系统需求通常采用自然语言描述,需要以更加规范的方式进行表达。很大部分的嵌入式软件系统为反应式系统,适合采用基于状态的模型进行描述。ACDATE模型比较适合对基于状态的反应式系统进行建模,可以分析系统需求并构造场景描述,ACDATE模型主要采用Actor、Condition、Data、Action、Timing、Event六个模型元素进行描述系统需求,如图1所示。
模型元素Actor:用于表示场景中的物理实体或概念实体(如人、设备或访问账号等),当接受到外部事件时能够初始化并执行相应行为。
模型元素Condition:用于表示场景中的状态或判定条件,包括pre-condition(前置条件/状态)和post-condition(后置条件/状态)。
模型元素Data:表示场景中用于计算或处理过程的变量或常量信息,可以是字符串、文 本消息、图像、声音或视频流等。
模型元素Action:用于表示场景中的改变状态的操作过程。该操作过程在满足前置条件和触发事件时执行。典型的Action应该是简单的原子操作,如变量赋值、调用方法、创建对象、产生返回事件或输出数据等。在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型中,一个方法就是一个Action。
模型元素Timing:用于描述场景中的其他元素的时间属性。在Action中的时间约束包括最小延迟时间、最后截至时间、最大间隔时间等,在Event中的时间约束包括最小延迟时间、最大延迟时间等。
模型元素Event:用于描述场景中由系统对象产生或影响而发生的事件,一般会触发Action,可以是外部激励(如输入数据、外部行为)、方法调用、消息、时序事件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遍历场景状态图的嵌入式测试用例设计与生成方法,采用可以重用的场景模式,在面对大量嵌入式系统需求时,通过对被测系统需求进行建模并划分到不同的场景模式,依据场景模式构建测试场景的状态图,能够以较快的方式设计、生成和修改软件测试用例,提高了测试用例的可重用性,实现对嵌入式系统的有效测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遍历场景状态图的嵌入式测试用例设计与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场景树;
步骤2:构建场景状态图;
步骤3:生成测试用例。
所述步骤1中,通过分析被测系统构建场景,进而构建场景树,所述场景树的结构采用分级方式进行管理。
所述被测系统为场景树的根节点,所述场景树的叶子节点为原子场景,每个分支看成是对被测系统需求的进一步分解,每个分支代表被测系统的一部分相关需求(如功能相关,数据相关或时间特性相关等)。原子场景代表了系统的一个最小的功能点,原子场景是不可再分和独立可测的。所述原子场景通过顺序、条件、并发或循环控制结构联系在一起组成子场景,所述子场景组成复合场景,复合场景是系统级场景,代表了被测软件系统的一个功能包,反映了系统更高层面的功能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8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8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3166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ZigBee的无线红外非接触式多点测温系统
- 下一篇:一种燃油传感器